朱兰《质量手册》中提到““质量”意味着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满意的哪些产品特征”
再往深处想一层,什么是顾客的“需要”?
“我需要减肥”
“我需要一台笔记本”
“我需要一瓶可乐”
“减肥”、“笔记本”、“可乐”这些真的就是我的需要吗?
仔细看了下《质量手册》中对于需要的解释,其实讲的不是那么清楚,那个时期对于“需要”的理解,远不及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是将人类底层的“需要”挖掘到极致,并且应用到互联网产品中的时代。
今天关于“需要”的分享,启发来自邹德强教授的《市场管理》线上课程,感谢老师在我成长路上给与解惑,这里给复旦大学商学院打个广告(虽然可能老师都不知道我是谁~)。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有这样一句话: "我要是问消费者需要什么的话,我就做不出汽车了,因为他们会告诉我说他们想要跑得更快的马。”
你看,如果仅仅听客户嘴上说的需要,你是很难做出超出他们预期的产品的。但是如果我从他们的话语中,读出他们对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交通工具的渴求,那么就能想到与马车截然不同的汽车。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想一下,到底什么是需要呢?
在不同的领域,对于需要的解释是不同的,下面的定义仅供参考,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需要,是指人们处在一种被剥夺的状态。
缺什么,就需要什么。人们饿了,就需要果腹:孤独了,就需要归属;压抑了,就需要自我表达。
需要是不能创造的,只能激发。你不能让一个不口渴的人产生解渴的需要,你也不能让一个不缺爱的人产生对爱的迫切渴求。
举个例子,一天早上,换衣服的时候发现原来美美的衣服穿不上了,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去健身房健身,减肥,胖得太难看了,我要变美!”, 在这里面,健身减肥和变美,哪个是我的需要呢?
想要搞清楚需要,我们还要把它和欲求区分开来。
欲求其实是指满足需要所采取的形式,也就是人们消费的那个具体的产品。
接着上面的例子,通过去健身房减肥,达到变美的目的,去健身房是欲求,变美是需要。
变美这个需要,除了健身,还可以通过买新衣服,抽脂,整形来实现,至于我究竟想要哪个,受到文化、个人特点和环境因素等很多方面的影响。
假如我去健身房咨询了下,发现年卡需要5000,够我买一年的衣服了,加上我不想那么辛苦,可能就放弃去健身房了,通过购买新衣服,达到了变美的需要。
需要隐藏在欲求的背后,可以由不同的欲求去满足,需要是目的,欲求是手段。
再回到开篇的几个例子:
“我需要减肥” 可能真正需要的是变美或者健康;
“我需要一台笔记本” 可能真正需要的是聊天或者发邮件;
“我需要一瓶可乐” 可能真正的需要是口渴或者可乐的包装纸;
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等你去多多挖掘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