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想&文化《文史哲》收获
透视法是价值观的测量工具:5.斜向透视法,进入心理空间的路径|探

透视法是价值观的测量工具:5.斜向透视法,进入心理空间的路径|探

作者: 梦觉图像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06:18 被阅读5次
    梦觉图像学183我们相遇的每一个瞬间,都是节日

    与意大利的书房形成对比的是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的《圣哲罗姆》(St. Jerome)所代表的北方书房。它是一间独立的屋子,相比安托内罗的隶属于教堂的书房,它看上去低矮、简朴许多。家具少,木头没刷过漆,桌面干净得如学者的钱袋,只有一个小的基督受难像和一瓶墨水。但是整个书房给予观者的却是一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怡然。这种视觉效果是移动透视灭点制造的结果。

    丢勒采取的是斜向透视法,灭点不在中心,而是落在距右边缘半厘米处。这样观者与对象形成了夹角,而不是正对着对象。这种视觉效果不如正面透视稳定,但它更有运动感,也更亲密。就像在正式、严肃的场合与人会谈,两人会面对面平行,比如在桌子两端谈判;但是当与亲朋好友随意聊天时,彼此会形成一个交角,这样就由没有交点的平行“互看”变成了有“接触”的可能,在身体和视觉上制造交集,在心理感受上会更亲密

    对比安托内罗的正面透视法是与观者拉开距离,就像在一面透明的橱窗前观看屋内屋子里的人与外界没有交流,也没有留出观者进入的途径,他的空间是自足的,把观者排除在外面

    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研究透视法在不同文化环境的应用时,分析出相比意大利使用透视法遵循客观再现,北欧的透视法注重主观性。德国的丢勒在《圣哲罗姆》中使用灭点的偏移,就凸显了透视法体现观看者的主观视点的诉求,建筑的客观法则不能成为约束人物心境和性情的桎梏。

    丢勒在这个图像里要制造的不是一个收容圣哲罗姆的外在空间,而是一个圣徒的自我空间,或者说是他的内心图景。为此,丢勒还使用另外两个透视工具:透视缩短和降低地平线。

    透视距离的极度缩短,一是制造出速度切换,观看时就像一下子被人热切地拉近到面前,加速了眼睛到达画面的时间;二是缩小了客观空间,假如这间屋子是按自然的尺度来画,那它实际就只有1.2米。这种空间的缩小和观看间距的缩进,提示观看者觉察这是一个非现实再现的空间,它不是像正面透视法那样开了一扇门或窗,是现实世界的延伸或对称,而是进入到一个幻象或与客观平行的空间,它属于一个人脑袋里和心里的世界。是的,丢勒的《圣哲罗姆》是提供观看者走进圣徒心象的一条路径。

    同时,丢勒故意降低地平线,这是由坐着的圣徒眼睛的高度决定的,观者和圣哲罗姆踩在了同一个地面上,这个空间就变成观者与他的共享。这样,丢勒综合运用了斜向透视、透视缩短和降低地平线三种方式打破了安托内罗设置的观看距离。丢勒的书房是把观者包含在内的,我们就像来客,被邀请进入圣哲罗姆的空间,正迈步上台阶,走向书斋里专心工作的圣哲罗姆,走进他的心里世界,体验他的心灵状态。

    梦觉图像学184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我的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透视法是价值观的测量工具:5.斜向透视法,进入心理空间的路径|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de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