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出去,只为了一块提拉米苏。行至影城楼下,雨越下越大,衣袍微湿,驻停许久。四处灯光如昼,人迹稀少,似乎闻到一股残花席地的腥味,仿若一缕沉香,在雨中寂寂燃烧。
我深知,人在漫无目的的时候,最容易失去方向,尤其在这灯火阑珊之处,一身凄凉之境。不多想,索性安坐一楼看回电影。
对猫狗之类的动物向来没有好感,但天意将我安排在落寞的雨天里,和一条狗相见了。想着只是为了躲雨,故意选了最后一排的位置,舒服睡一觉,见与不见,都不重要。《一条狗的使命》,我根本不关心。因为使命,这个词对人类来说,太庞杂太沉重了。
也许,是因为正努力学英语,对于英语的发音,有着些许敏感的识别度。当我听到那一句: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 there is a reason? So what's the point?一瞬间,被震醒了。显而易见,这是狗替人发出的疑问,有如莎翁笔下哈姆莱特那一句,To be,or not to be?那条叫贝利的狗,一直在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它认为只要玩耍,开心,不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就是自己的意义,直到它遇见了伊森。它认为,伊森就是它活着的意义。这个话题很恐惧,思考它的人,会觉得很空虚。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思考为什么而活着?也许,人生没有任何意义,思考它也是徒劳。到底为什么而活?身为生命的个体,首先我们得为自己而活。其实,活着,本身就是意义,不要问为什么。
贝利遇到伊森,然后离开,转世,重生,四生四世,终于回到十里麦田,回到伊森的怀抱,这个结局让人欣慰、感动。不得不佩服导演离奇的表现力,绕一个如此大的弯子,就为了狗老大贝利完成它的使命:让伊森最终获得幸福——初恋女友汉娜喜结良缘。同时,剧中插入贝利转世的其他遭遇,深刻地批判了人类面对动物时,通常只顾自我的情感表达,而不顾对方天性存在必要的普遍谬爱伦理。人间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本是常事,但在人与狗之间上演的温情,让人震惊、潸然泪下,扪心自问,敢不敢和时间打个赌,赌一场永不流泪的人生。很显然,这是一场永远也赢不了的赌注。只有当死亡和伤害才能阻止心灵硬化,重新回暖之时,你会发现,一切已经太迟。
一个因妒忌生恨的人,本以为只是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不料一把火,既毁了别人的梦想,又毁了自己的前途,此人正是伊森的高中同学。影片里伊森没有丝毫怪罪、仇恨的心理,却因为在火灾中严重地烧伤了腿,与名牌大学失之交臂,一味消沉,在哀伤之中难以自拔。最终,他把初恋女友赶跑了,因为麻烦别人,心里是苦的,但他并不知道,一个真正爱着的人,最突出的优秀品质便是,对于对方的一切,永远不厌其烦。初恋女友汉娜伤心离去,贝利绕着那棵树寻寻觅觅,千回百转,始终没有发现,那颗橄榄球就挂在树枝上。这是一种爱而无力,即便事后发现问题之所在,可是,缘木求鱼的爱情,更多的只会是爱而不得的痛苦。
所以,伊森认为爱不是一方的占有,也不是纯粹的放手。他苦苦守着树上那棵爱情的橄榄球,一守就是几十年。他有自己的农场,长得英俊潇洒,应该也曾迷倒过不少女孩,可他对爱情的态度就是很执着,心里始终保留着当年的爱情,一尘不染。宁可独活,也不愿意在爱情之外去寻找婚姻。狗狗贝利,也一样,穿越生生死死,跨过四生四世,十里麦田,就是要回到最初的主人身边。它心心念念要养的那个小男孩已经长大衰老,它能感觉得到他生命中的缺憾:失业醺酒的父亲被驱逐家门,与名牌大学失之交臂,初恋女友绝尘而去,孤独潦倒……贝利最终帮助他和初恋在一起,彼时女友已经结过婚又丧偶,并且有了外孙,尽管如此,伊森还是幸福的。千帆过尽,等的人走上桥来,此生也是无憾了。这要是搁聊斋里,就是一出几生几世的人妖情未了,狗生的意义,令人膛目结舌。
曾有人对我说,不敢相信喜欢一个人,喜欢十八年,一直等,而且不说。爱一个人,很多时候是没有欲望的,说与不说,不重要,他能够懂得你的深情而快乐就够了。若他觉得是一种困扰和负担,只会退避,礼让,即便如此,你独自捱着的那份情怀,依然美好。套用最近一句比较泛滥的话:婚姻就是让你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其实,爱情又何尝不是?
只是浮夸的世风,浮躁的人生,碾压了太多原本如花美眷的爱情和婚姻。人们并不知道,爱情和婚姻,也是人生理想的一种表达。全力爱一个人,是在坚持一项伟大的事业。当然,这并非说明你是别人的,为自己以外的人努力,为别人而活。无论在人生哪一个阶段,哪一个处境里,你都应该是你自己,而不是去想什么人什么事阻止你成为自己。你对爱情、婚姻的忠诚,即是对更好的自己忠诚。
关于婚姻,伊森父亲的镜头让我胸口发闷。看得出,伊森母亲很爱他,迁就他。同样,受母亲的影响,伊森对父亲的感情是隐忍的,没有父子之间那种亲密无间,更多的是惧怕、避让。父亲其实是很可怜的,因为儿子和狗狗的一场闹剧,失去提拔的机会,最终一蹶不振导致失业,被驱逐,醺酒,放纵自己。他爱家爱妻子爱孩子无疑,他本来也可以得到儿子和妻子的劝慰,但是儿子和妻子却把更多的爱给了狗狗。从这个细节中,我们窥见了家庭矛盾的根源在于彼此不能理解和信任。父亲在饭桌上说起导弹,说起双面鹰币,可见这个男人曾经是多么伟岸和雄心勃勃。可是,家人对他关心的东西,并不感兴趣,没有人真正理解他,所以,他最终放弃了自己。人都害怕孤独,而且各有各的孤独,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人性的冷漠,彻底搅毁了最后一剂救渎爱的良药。当人无法感受到爱时,他的心是冷的,目光是涣散的,情绪里充满恨意和自卑。有人爱着的时候,变得柔软温情,有的则相反,会变得凌厉易怒,杀气腾腾。电影镜头由一个神采奕奕沉稳冷静的父亲,变成一个胡子拉碴眼袋深重衣冠不整的酒鬼,不仅伊森和母亲嫌憎,观众更是瞧不起他。我能想象父亲的那种痛,只因为他不是一个坚强的父亲,不能面对孩子的任性,不能接受妻子的不满。即便今天,荧屏之外,这样的父亲依然存在,但愿,不是你我。
看到这里,我想起前些天看《朗读者》,倪萍朗读自己的书《姥姥语录》中一句话: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不想起,谁也扶不来。狗尚且能够在九死一生的艰难中卷土重生,缘何人不能够如此?脆弱的,是人心。
狗的四生四世,都是靠着看家本领嗅觉来识别人的,最后一回,在公园里,它闻到一个女孩的汗味,觉得熟悉。在它的记忆里,这个味道来自伊森的世界。而那女孩,正好是伊森初恋女友汉娜的女儿,就这样顺藤摸瓜把汉娜给找到了。狗有嗅觉的记忆,其实人也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无关者闻不出来。只有爱意,才会让它如此明显地呈现。
狗是一个暗示,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敏感地意识到什么。If i can get you licking and loving,i have my purpose.读到这句话,我们似乎弄明白了一些活着的意义。前面有追逐的目标,身旁有依靠的肩膀,身后有期待的目光,不管时光的橄榄球飞向哪里,你都不必害怕一次又一次地扑空。因为你为爱奔赴美好,有爱一路相伴。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富有幸福感的一生,并非每个人都有。但请你再想想影片的第三世里,那个院角日晒雨淋多年的狗狗,无名无姓,无人问津,却不忘初心,从不放弃,从不埋怨,从不悲观,不管条件多恶劣,它都认真地活着。即便面对无情的男主人开车把它抛弃在公路上,它不是没有感受到人性的冰冷,而是它总能以乐观一笑了之。它只记得心中的那些美好,并决定继续为之奔赴。
落幕,对着黑暗的字幕,听到音乐响起,不禁自问:生而为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比一条狗,更懂得忠诚和爱呢?
提拉米苏之语是:带我走。今晚,就这样,被一场电影带走了。提拉米苏,恐怕不属于我,一个没有爱情的女孩。
我独自一狗,也要温暖人间----评《一条狗的使命》 我独自一狗,也要温暖人间----评《一条狗的使命》2017.3.18
【作者简介】
沐墨,85年生,码字丫鬟,伪文艺青年,乡村教书匠,现居江西瑞金。喜欢从文字中寻找自我,大爱古典,旅行,美食,偶尔温柔或者顽劣。现有80余万字见诸报纸杂志《大公报》、《世界日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经济日报》、《中国教师报》、《雨花》、《意林》、《雪莲》、《西风》、《四川文学》、《女子世界》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