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兰
生不逢时(六)矿难正月里农闲,村子里开台做戏。二柱媳妇翠芝每天带着青儿吃酒看戏,日子悠闲自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戏台上的花旦咿咿呀呀地唱着悲伤的戏文。翠芝看着花旦哭得梨花带雨,摸着武旦的马鞭迟迟不肯放手,她忽明白了戏文的意思。
正像以前的她和二柱 ,好的跟一个人似的。现在二柱去Y镇挑煤,经常不在家,她心里也怪想念二柱的。“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她这个年纪对床笫之事是非常渴望的。
女人们想要锦衣玉食,就要守得住寂寞。想要耳鬓厮磨,朝夕相对 ,又要守得住清贫。鱼和熊掌永远都是不可兼得呀!
二柱正月初四就去开工了。家里的风俗习惯是初一在村里向长辈本家拜年,然后吃酒打牌,什么都不用做。初二向去年过世的先人祭奠,也叫拜新年。一二不过三,初三去外婆家拜年送节。
煤矿里上工的人还不多,二柱挑煤之余还不顾休息,去上煤车,帮忙把煤炭铲到火车上运走。这项工作相对来说轻松一点,工资也低很多。但是对二柱来说又是一个进项,有钱挣比睡觉强。
一起铲煤的大叔是个话匣子,一边铲煤,一边跟二柱聊天。“大侄子,你听说没有,前面赵老板的煤窑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呀?”二柱紧张地问。
“哎,井下瓦斯爆炸,引起煤窑塌方,压到了三个后生崽子,可惜了了!”
“是吗?”二柱心里一阵颤抖。
“可不是真的吗?有一个后生在那口井挑煤时间久,虽然身上被烧着了,硬是凭着自己对井口的熟悉和毅力爬到了井外,捡回了一条命。正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现在正在医院抢救呢,听说要把猪皮割过来,补在他烧伤的地方呢,浑身没有一块好肉,真可怜……”
二柱心不在焉地铲着煤炭,大叔的声音仿佛在空中飘荡。
“大侄子你也下井挑煤,要放机灵一点儿呢!窑井里的事可说不准啊!”
“是的,大叔,咱家风水好,祖宗会保佑我平安的。”二柱回过神来,感激地对大叔说。
等做完这个月发了工资,回家和翠芝商量一下,这个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不干也罢。二柱心里思量着。
这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传说中的鬼节。因为不是中秋端午之类的大节日,二柱没有回家。白天二柱已经当过班了,在工棚里睡觉。他堂哥当晚班。
下井前二柱对堂哥说:“今天,要不今天休息一天吧?你听到处都是烧纸钱的鞭炮声,怪吓人的!”(传说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阎王爷打开鬼门关,万鬼出洞,四处飘零。人们烧纸钱放鞭炮吓走它们)
堂哥说:“兄弟,我阳气旺着的,不信那个邪。再说新房子快封顶了,我还要多挣些钱呢,不能耽误时间!”
二柱拗不过堂哥,只能目送着他下井去了,祈求祖宗显灵,护着他平安。
三更半夜二柱正做着美梦,突然听见外面脚步声,哭喊声,求救声,乱成一锅粥。真的像是万艳同悲,鬼哭狼嚎。二柱打了一个冷颤,赶紧抓起衣服就往煤井口跑。
“不好啦,不好啦,刚刚听到井下有爆炸声,瓦斯爆炸了!赶快组织人员救险。今天都有谁值班,快看看值班表呀。”
“这哪有值班表,都在组长那放着呢!”
“我堂哥大柱今天下井了,我和你一起下井去看看吧?”二柱急呼呼地说。
“先别着急,看看有没有活口再说。”
“二柱,二柱,我腿被梯子卡住了,你来拉我一把。”井下传来了一个男人微弱的求救声。
“好的,哥,你等着,我这就下去。”
众人想拉住二柱,可二柱一心想着骨肉亲情,想着大柱还活着,不能眼睁睁看着,见死不救。
二柱憋着一股劲,爬下煤井。看见大柱身上鲜红的血液与乌黑的煤炭,绘制出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二柱正要伸手去拉大柱。突然地动山摇,眼前一片漆黑。
未完待续……
欢迎阅读,谢谢点赞
支持原创,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