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哲学之光
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最好的告别》

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最好的告别》

作者: 愚涯 | 来源:发表于2016-05-10 20:09 被阅读266次

    本书的英文书名Being Mortal,being mortal直译就是“凡人有死”,我曾经想过翻译成“身为凡人”,但是译者考虑到中文读者对“死”字比较忌讳, 译者在后记中建议将其理解为“残阳依旧好”所以,才会有《最好的告别》的书名译名。

    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作者并不是纯粹的从一个医者的角度,写给医学从业者看的专业书。作者将行医生涯中,诊断、看见、遇见死亡亦或通向死亡的路途的种种现象摆在我们的眼前,不光如此,更是从自己的身边亲人的去世的角度,向我们诉说了面对死亡的感觉。医生面对死亡的时候,他的心并不是如同手中冰冷的手术刀般冰冷,而是炙热、惋惜和痛苦,这是身为医者的责任重大和对死亡的无奈。

    人固有一死,或由于病,或由于年老体衰走到了生理衰亡的重点,又或者是由于不幸的降临。我们对死亡并不陌生,可是能够认真的去审视死亡和思考对待死亡的态度的,却是极少数的人。阿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衰老和死亡的视角。阿图给我们介绍了美国老人的年老时候的现状,解释了生理衰老的机制,展现了美国为了应对老人养老服务甚至是面对死亡所成立各种机构——疗养院、善终服务——正是由于现状的需求才会导致这些机构的产生,以及最后带给我们,当死亡无法避免之时,我们应当如何面对的思考。

    毫无疑问,老龄化是目前社会的趋势,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正是考虑于此。不管国家宏观方面,身为社会元素的渺小个体的我们,最终都会遇到书中所遇到的养老问题,而且我们这一代人,多数是独生子女或者有一个兄弟或姐妹的。我们未来遇到的父母和自己的养老问题,也是以前不曾出现的形势。这个时代的老人是幸运的,因为科技的发展,很多病都有了有效地治疗手段, 使得人的平均寿命显著的提高。同时,这个时代的老人也是不幸的,本应获得的安宁与许多人擦肩而过,过度的技术干预反而增加了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剥夺了他们最需要的临终关怀。

    这本书给我触动最大的是这一句话:”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也带给了我一些思考和选择。一般而言,当老人收到病魔侵扰之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努力抗争,争取活下去,能活多长,就活多长。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想过患者是否因此而承受更大的痛苦,他们的选择是什么,想要坚强的活着还是体面的远去?我认识一个来自农村的老人,生了一场大病,需要手术费十万元左右,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七万左右,两个儿子总共需要支付三万多的手续费。老人躺在病床上,静静的听着外面两个儿子,为了医疗费的支出吵得不可开交。手术很顺利,出院的时候医生说老人家不能生气,情绪波动不要太大,你们要好好照顾老人家的情绪。第三天,老人半夜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来得及和任何人说离别。后来听说,小儿媳妇晚上在房间和丈夫大声嚷嚷,家里揭不开锅了,医药费花了那么多,还要持续的花费很多,这样子下去不是个头。老人家就在房间对面,中间隔了一个小小的大厅,我想她是听到了的吧。葬礼那天,小儿媳妇和大儿媳妇两个人在人群前争论的面红耳赤 ,两个人谁在老人生前对老人好。

    读这本书,读到这句”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的时候,脑袋里闪过那个画面,我想我是真的明白了。我们有着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会看着身边的老人一个个的从身边离去,却从来没有好好地想过,自己最终会是怎么样的姿态离去。我们有几十年的时间,或许应该好好地去想想这个问题,在去另外一个世界之前,怎么样去跟亲人和这个世界的自己做最好的告别。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最好的告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my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