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牛虻(五)

作者: 花生樹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07:05 被阅读0次

这篇主要再来谈谈“牛虻”这个题目。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信仰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亚瑟同神甫蒙太尼里的关系上。开始时,亚瑟并不知道蒙太尼里是自己的父亲,而只是把他当作慈爱可亲、堪予信任的神父。当时的亚瑟受到了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思想的影响,在跟神父的讨论中坚持认为:做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与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并不矛盾。他不知道两者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水火不相容的。神父对这种天真的想法十分担心,他寄希望于将来能偷偷打消会导致亚瑟反教会统治的危险思想。然而亚瑟对神父因父子私情而产生的宽容却作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宗教与革命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不恰当地把神父看作是教会统治的代表。由于这一错觉,当新神父到来时,他立即遭受惩罚:他和所有的革命党人遭到逮捕。直到他儿时女友琼玛给他一记耳光,人家告诉他新神父告密,以及蒙太尼里就是他父亲时,他那天真的幻觉才痛苦地消散。他开始认识到民族独立与教会统治是势不两立的。这次挫折对亚瑟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又是火中凤凰的新生。因此,亚瑟自杀这一情节安排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是小说的精华所在。从此之后,亚瑟再也不是旧“亚瑟”了,他变成了“牛虻”。

   “牛虻”一词是小说的核心意象和文学原型。为何选择这样一种看似嗡嗡讨厌的蝇虫作为主人公的名字?说法有二,一是神话寓意,在牛虻被处决,牛虻留给女友琼玛的小诗正是解开“牛虻之谜”的钥匙。希腊神话中,万神之王宙斯爱上河神之女伊俄,由于惧怕天后赫拉的报复,便将美女伊俄化身为一只白牛放逐于天河之滨。嫉妒成性的天后派出一只牛虻去攻击牛犊,使她颠沛流离,奔跑过半个世界。最后受尽磨难的伊俄来到非洲埃及,才恢复了人形。天后指派的“牛虻”无疑充满着“嫉妒与复仇”的意味,这暗合了小说的主旨以及故事发展过程。二是哲学寓意,“西方哲学之父”苏格拉底是一位著名的街头演说家,他擅长激发出人们自身所蕴含的知错和纠错能力,即理性。这无疑对当时的雅典统治者构成了一种实际的威胁。于是,当局以“亵渎神和毒害青年”两项罪名,将这位七十岁高龄的麻烦制造者送上法庭。面对五百人庭,苏格拉底发表了最后的申辩。他说,如今,雅典如昏睡中的骏马,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咬它、使它警醒的牛虻! 当然,雅典这匹“昏睡中的骏马”既不能理解、也不肯原谅苏格拉底这只奋不顾身、充满智慧的“牛虻”。雅典人最终判处他死刑。这也隐喻着主人公的悲剧。

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者。果然,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

主人公从亚瑟到牛虻的转变可以说是全面的,从外形、气质、思想到言行举止,但对于这一转变的过程并未有多少提及,而仅仅在卷二中,用一句“十三年后”代替,固然留给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但也难免有遗珠之憾甚至使人疑窦丛生。后来作者特地为此创作了《牛虻在流亡中》,补全了这一部分。

终于可以告一个段落啦!

【无戒365训练营第185天】

相关文章

  • 185 牛虻(五)

    这篇主要再来谈谈“牛虻”这个题目。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

  • 《牛虻》之劝说父亲跟“我”走

    不管我活看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以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开展文章,将牛虻钢铁...

  • 如果他们不是父子,会成为一对好基友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 之前对于《牛虻》的印象,全部浓缩到这...

  • 《狮子与牛虻》

    《狮子与牛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狮子和一只牛虻的故事。 有一天,狮子发疯的对着牛虻大吼道:“滚蛋!你...

  • 牛虻:这只是父与子的故事

    初识《牛虻》,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当初,我想当然地以为《牛虻》也是一部革命小说。直到偶然读到《牛虻》,被...

  • 《牛虻》

    “牛虻”所处为19世纪30-50年代,当时的意大利自1796年拿破仑侵入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又被分割为许...

  • 《牛虻》

    《牛虻》影片主人公牛虻(即亚瑟),开始由于他的幼稚、无知,受了教会的欺骗,连自己的情人詹玛也因出于误会而和他决绝。...

  • 牛虻

    一个忙碌的早晨过去以后,无聊就如同风月场的小姐姐们一样热情的向人扑来,盛情无法拒绝。我只好四处溜达,因为手机没...

  • 《牛虻》

    上个月总感觉自己心里空落落的,我猜想是书看得太少了。这两个周末大部分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书本上了,差不多平均一天...

  • 【牛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就会诞生无数个“牛虻”。无论是在意大利还是在世界任何角落,牛虻精神便是这战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5 牛虻(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nr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