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坚强与我来说,是一种来自心灵的素质,与性别其实无关。
我是一个海外眼科临床留学生,大大小小眼科手术也做了百台,手下的病人有男女,有老幼。术前,我们通常都会给病人详细讲解手术步骤以及需要病人配合的具体事项,直到通透,直到签署了手术协议,才算是结下了这一段医患的缘法。
早期我有过这样一个男病人。在我的讲解过程中,他一直表现得轻松且从容,满不在乎,仿佛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已掌握于心。对于那时还稚嫩的我,实在是一个绝佳的安慰。
手术时,却发生了令我措手不及的变故,以致周围的其他医生和护士都感叹:那仿佛是变了一个人。
从上了手术台,滴入局部麻醉后,他就非常紧张。浑身颤抖不已,完全不能控制眼球的运动,也完全不能配合我的操作。我不断的低声劝慰,他也依然用尽全身力气躲避,妄图逃离手术视野。铺巾下,他的头部已经几乎离开了操作台。我问他,手术不做了好不好,他并不回答我。不论如何,我还是尽快地草草地结束了手术,以我当时已能保证正常发挥的手艺,术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却还是避免了其他伤害。
术后我问他,你为什么一直躲。他回答,害怕,想结束手术,但已紧张到无法告诉我。后来,在我的尽力照顾下,他恢复得很好。虽然医患的缘法了结,却也与他和他的妻子做了朋友。多年后讲起这些,还当是个笑话。
后来,我逐渐发现,这并不是个例。
很多男患者,在术前都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云淡风轻,更有甚者,还能去嘲笑身边担心的女伴。
而大多数女患者呢,则更为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不停地诉说着她们的恐惧。
而我向来是给予一视同仁地讲解和安慰。
手术中,男患者更容易比女患者紧张,紧张时也更不能配合医生的操作。仿佛压抑多时的恐惧一夕爆发,甚至在第一个消毒步骤后就匆匆逃离。
女患者在紧张的时候,比男患者能更好地控制自己,虽然口不能言,却也会配合我的指示移动眼球。
这种坚强,或许进化由老祖宗的分工合作;又或许,进化自产床那生死一线;又或许,来自个人不同的生活历练。使得绝大多数女性,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有更多的韧性。
喜欢得电视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这个女人,比男人都勇敢机智。她能屈能伸,当仁不让。该弯腰的时候,她的身段比谁都柔软;要出手的时候,既快又准且狠。”
越来越多的词汇,随着女性在这社会上占有更多地位,而逐渐卸去诸如“大丈夫”、“男儿”的光环。越来越多的妹子,在这茫茫尘世中摸爬滚打,模糊着封建统治留下的那男女分明的内外界线。
如今,在向病人解释病情时,对男性,我会多加解释和宽慰,因为,在那云淡风轻的微笑下,也许是未知的恐惧和变数;对女性病人,我会给予更多倾听和鼓励,因为我知道,在她直面恐惧后,会比我想象中配合得更好。
所以,妹子,当你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不妨长歌,不妨哭泣,不妨倾诉,不妨与内心的恐惧握手和解。
我相信,在这之后的你们,会有更强大的能量,更丰盈的内心,更柔韧的身姿,去迎接生活的种种面目,支持自己,也支持着这个世界。
因为,你比想象中还要坚强。
请相信,在坚强之后,你终将迎来自己的安好晴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