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9127033/974dabc3d74190dd.jpg)
作者:契克森米哈赖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誉之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多年来,他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
他的著作包括《心流》《发现心流》《创造力》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心流》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9127033/885fcec27d236971.jpg)
米哈里在本书的全部研讨都是在证明幸福不是人生的主题,而是附带现象。
人类不满的根源:“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这些感受都源于我们内在秩序的缺失,它是一种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的感觉。
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当你处于最优体验时,你会感到无比欣喜,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了幸福的境界了。
知行合一并且全神贯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9127033/e5c2fc8faf11a3b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127033/f2bac3e865744587.jpg)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9127033/4238b0918aae95f3.jpg)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中徘徊”,当叔本华说出这句令人绝望的话时,不知他会否感到一丝得意?那时没有心流理论,也没有积极心理学,叔本华也许无法理解,那一丝得意就是人生的第三种可能——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