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读书目——《做,就对了:斯坦福大学未曾公开的成功课》。
书中提到英文里的一个词组,叫做“think out of the box”,用来解决生活工作中的瓶颈和难题。这个box,不只是我们身处的现状,更是我们内心的各种限制性信念。
记得97年前往重庆读大学时,我父母给了我五百块钱。虽然他们没有说这是多久的生活费,家境也不至于非常拮据,并且我也是第一次离开家从未有过独自花钱的经验,但是,受了平日里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我认为省吃俭用是我当时的任务之一,这五百块应该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带着这种信念,我每天都在盘算着如何能吃饱又省钱!1997年,西政食堂的五毛钱油饼、一块钱豆沙包、两块钱的炒菜,都足够我吃饱一顿。我还在周末做过一段时间的家教,从烈士墓坐好远的小巴汽车去北碚,教一个初中生英语和数学,报酬是每两小时30块钱。
就这样,我竟然没再跟家里要钱,度过了一学期!因此我其实是消耗掉很多原本可以学习读书的宝贵时间的。
寒假回到家,我老妈把我这么俭省的事,像优秀教材一样,骄傲的四处宣扬,并给我贴上了“懂事,会省钱”的标签。
从那时起,我更加深刻地将省钱才能过上好日子、花钱是不对的这些信念,烙刻在了心里。这种信念,一直影响了我接下来的好多年。
直到工作两年之后,一个跟我父母年龄相仿的同事提醒我:小姑娘不要这么省钱,应该买点漂亮衣服好好打扮一下,好看的青春就那么几年!这个诚意又中肯的建议,真的是让我有所改变,从意识到行动,但是,也仅仅是穿衣打扮方面的改变。其实,那时我的收入还是挺高的,一年已经有十万块,但是下意识节俭的信念和习惯,让我还是生活的挺穷酸!
当年的穷人思维,让我不敢花钱,也不会理财,十几年前那么高的收入,我竟然不知道去投资一点房产!我的父母教会我的,只是好好珍惜看护好你现在有的钱,每一分都是得来不容易的。
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一书中列出了一些“与钱过不去”的限制性信念:
1.钱是丑恶、肮脏、邪恶的;
2.我很穷,但是我很清白;我很穷,但是我很好;
3.有钱人都是骗子,男人有钱就变坏;
4.我永远不会变成有钱人;穷人永远不会翻身;
5..花钱比挣钱快;
6.我不应得到;我不够好,无法挣到更多的钱;
7.节省一分钱就是挣回一分钱;
8.为“不测风云”而存钱;
9. 我讨厌别人有钱;
10.只有努力工作拼命工作才会有钱。
这些信念,就是我们关于金钱的box,让我们在物质上过得拮据,或者是拥有财富也始终感到匮乏。这些潜意识束缚着我们,让我们无法扩展、改变、和前进。但是当你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你就有了突破的可能性。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每个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内心所创造的。
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跳出盒子,我们不仅可以真的变有钱,而且可以拥有很多自己想要的成功和幸福!我正在践行的路上。你要不要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