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对设计行业充满信心?

作者: 小赵先生的剑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10:59 被阅读10次

未来的创意产业没有甲方乙方

只有合伙人

本文预计  2716 字,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求赵总不打野。”

这是早前我与朋友在王者荣耀开黑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原因是我热衷于用猴子这种行动便捷的角色,尤其是在打野的时候,很有一种仗剑天涯的自由感。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敌我双方在四处开战的时候,有一只行踪飘忽的猴子像傻x一样沉浸在敌我的野区里无法自拔,即便队友的骂声此时不绝于耳。

而这种很业余的玩法,经常让我联想起自己在设计这个行业这几年的状态。

简单来说,这些年我一直在打野。好不容易发育差不多想参个团,却发现周围队友都挂机了。

所以身处设计这个行业很容易有孤独感,你会发现你曾经的同事、同学、同行,除了顶不住压力在转行的,就是靠着人脉关系和过度包装在骗钱的。偶有几个负重前行的同类,大家发育尚且自顾不暇,更没精力去探讨发展的事情。

所以这几年,中国的设计行业简直就像敌方的野区一样杂草丛生,大家普遍开始焦虑起来。

而在我坚持独自打野的这个过程中,却渐渐对设计行业产生了一些零星的希望。

a

用户的苛刻与市场的残酷

打破了传统经济的舒适区

被人脉和市场宠坏的中国经济

● ● ●

几年前跟客户谈设计的时候,尤其在谈到预算阶段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设计这个事情,目前我们做不做都无所谓”。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现在我做不做都可以很舒服的赚到钱,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预算去找你做设计呢?

我将这一类客户称之为“被人脉和市场宠坏的巨婴式企业”。

中国的创意土壤至少在此前三十年间都是极度贫瘠的,因为大多数传统企业在中国初期经济阶段,需要适应的从来就不是市场,相对来说,政治信息和人脉相对来说更能创造利润。

我们会看到那么多巨婴式企业用最简陋的运作模式蚕食着最优质的社会资源,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一套优秀的创意方案,对其是否能拿到下一个项目批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而市场受众也并不是毫无责任,对资源和产品的最初级需求,导致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仅仅停留在生理层面的需求。这就好比二十年前土豪们花一万块买大哥大还需要排队,而现在这个时代连屌丝买智能手机都会关注它的包装盒上是不是印着“天生骄傲”的字样。

甚至连华强北600块钱一个的山寨手机都卖不过6000元一个的iphone了。

所有的现象似乎都在预示着,市场变的越来越残酷了,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有消费能力且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人脉和关系似乎已经不是唯一重要资源了,即便是亲爱的政府也不能决定消费者的购买意识了。

于是固执的巨婴式企业壮烈牺牲了,一些愿意改变的巨婴式企业,面对市场的变化,开始学会走路了。

至少在近两年之内,我再也没听到“做不做我都赚钱”这种盲目自信的话了。

用户的苛刻和市场的残酷,打破了传统经济的适用区。要做出改变,就一定要从企业本身的营销与形象入手,就一定要借助创意合伙人的力量去尽可能的取悦属于自己的消费群体。

而这些无不预示着创意产业在未来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性,巨婴式企业转型的根本,就是营销和创意渠道的接入,资源的品牌化是唯一出路。

b

中小企业的集体式彷徨

让我看到了国产品牌的希望

彷徨是一个传统企业

品牌化的源动力

● ● ●

近两年的时间,我谈的客户大多有个共性,就是生意不管做的好坏,大家多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彷徨感。

前几天跟几个创业者一起吃饭,一个做装饰行业的朋友聊到,市场经济做了这么久,现在的客户做都做不过来,应该说势头应该不错,但总觉得无论从定位还是营销依然差太远,这种不确定感总让人有些不安。

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些矫情,没客户的时候彷徨还可以理解,你客户都做不过来了,怎么会不安呢?

对照我所见过的这些带有彷徨感的客户,再结合朋友说的话,其实我深切可以理解到这种不安的来源所在。时代的快节奏变化和消费者的聚焦程度,对中小企业的体验壁垒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无论是精细化定位还是高附加值的营销体验,是每一个传统行业发展之前必须突破的瓶颈。

而这种彷徨之外,意味着一个企业痛感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觉醒与渴望品牌化的意识。

因此我总结了一个道理,当然不代表任何专业标准:一般来说,彷徨感越强的企业越容易突破,一个城市所具备的彷徨性企业越多,这个城市的市场经济就越有潜力。

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我们所接触企业“彷徨感”最强的城市是福建泉州。

对于这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我们先后接触了玩具、乐器、首饰、红酒、金融、培训等多种不同行业的数十家企业的不同品牌创意咨询工作。

这些企业各自在不同的领域都做的非常优秀,但在其发展的同时,它们都在努力塑造自己的品牌资源和竞争壁垒,时刻保持着一种变革的创业精神。

基于这个标准,我个人非常敬佩这些居安思危的传统企业,这些“彷徨式企业”的集体变革,也让我看到了国产品牌发展的希望。

而这些时代夹缝里无处不在的“彷徨感”,在我看来,也一定会为创意产业带来更多优质的机会。

c

未来的创意产业没有甲方乙方

只有合伙人

让我们一起做一款伟大的产品吧

● ● ●

从李叫兽放弃了广告人的身份加盟百度,到曾经的营销小王子雕爷开始卖牛腩和精油,再到曾经的广告公司老板赫畅去卖煎饼果子。

这些案例无一不在说明一个问题,广告圈几乎是一个跨界率100%的行业。

所以我一直说,设计本质上就不算是一个行业,如果单纯为了赚钱,需要慎重选择,究其根源,有两大劣根性。

其一是创意服务工作,不具备“可复制性”的商业模式,比如一个客户报价1元钱,我们要赚100元钱,就要为100个客户用100段全新的时间和项目组去设计100套完全不同的方案,无论是从服务还是产品上,这种不可复制性造成了创意产业的短板和极限,你见过哪家设计公司做到世界五百强吗?

所以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优秀的甲方拿了我们的方案,转手一包装就成了可复制性的产品,放在市场上风生水起,我们刚要为了这微薄的成就感稍有兴奋的时候,下一个项目又来了。

其二是创意服务是一个必然被“阉割”的工作,简单来说,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不存在完全乙方自由发挥的方案。本质上就是一群专业的人被一群业余的人指挥,整个工作过程被口诛笔伐,最终呈现出来且投放到市场上的产品多多少少总是带有一些甲方的主观基因。

以上两点也是为什么创意人跨界和转行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而随着品牌化的推进,传统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与完善是一个必经之路,未来的时代,一定是一个集合产品、渠道、营销、体验、售后于一体的多元化时代,只有各自的优势得到全面的发挥,且具备优化好的沟通与合作链条,才会打造出真正的民族品牌。

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从一些细微的点优化我们与甲方的关系,比如开始以股份或分红的形式尝试合作项目,再比如开始尝试研发我们自己独立设计的产品等。

这些改变都很微弱,但我们相信,如果传统产业和创意产业都能如此做出一些微弱的改变,未来的中国经济,一定会从中国制造时代走向中国品牌时代。

● ● ●

写到这里的时候,朋友又在喊我去王者荣耀开黑。

一切照旧,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我想做一只不打野的猴子。

方舟设计品牌形象孵化器

小赵先生

往期推荐

《营销的本质,是塑造客户筛选机制》

《好的设计,是抄出来的》

《我为什么只为中小企业做设计》

为中小企业打造具备销售力的好设计

方舟设计

微信公众号 : fangzhoudao

新浪微博:

@方舟设计品牌形象孵化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对设计行业充满信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su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