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334)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07:25 被阅读0次

卷十(一七) 【原书卷十·七七】

风情之事,不宜于老;然借老解嘲,颇可强词夺理。康节先生《妓席》云:“花见白头花莫笑,白头人见好花多。”余仿其意云:“若道风情老无分,夕阳不合照桃花。”方南塘六十岁娶妾,云:“我已轻舟将出世,得君来作挂帆人。”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方贞观,(1679-1747),原名世泰,字履安,号南堂,安徽桐城人。方拱乾曾孙,方苞从弟。荐鸿博不就,工书,著《南堂诗钞》。康熙诸生。因受《南山集》案牵连,流徙关外10年,雍正元年赦归,客居扬州。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谢老病不赴。方氏“工诗,善行楷,名噪淮扬”,与方文、方世举并称“方氏三诗人”。《国朝诗人小传》、《清诗纪事初编》、《清诗别裁集》等均有其传。有《方贞观诗集》六卷。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风情之事,不宜于老;然借老解嘲,颇可强词夺理。”袁枚此语,既说明了某些诗文内容与作者年龄之间的关系,也阐述了如何利用年龄特点来变劣势为优势,令诗文大放奇光异彩。由此及彼,我们可知,诗词写法,虽有常式,但也可以出奇制胜。关键在作者要深入思考,巧加点化,将尴尬转化为妙趣。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334)

    卷十(一七) 【原书卷十·七七】风情之事,不宜于老;然借老解嘲,颇可强词夺理。康节先生《妓席》云:“花见白头花莫笑...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34)

    【原书补遗卷九·四〇】前人《吊张江陵相公》云:“恩怨尽时方论定,封疆危日见才难。”张船山太史题其曾祖遂宁相国祠堂云...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33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xu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