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出生到孩子长大,我们每天都在和孩子交流、沟通、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家长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好好说话。
和孩子交流≠给指示,而是要与孩子进行双向对话。这意味着家长既要说话,又要倾听孩子说的话。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给指示”不是件困难的事,但如何平心静气地聆听孩子的话,并且给孩子一些合理的想法和建议,那就不容易了。
为此,心理学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少说“不要……”
“不要把玩具乱扔!”
“不要把两种笔混在一起!”
“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一天中和孩子的交流,有很多都是以“不要”开头的。我们不想让一些事情发生,“不要”是最能干脆利落地表明我们态度的一组词了。
但是,“不要”并不能帮助我们看到积极行为,相反还会强化我们不想看到的行为。
下次和孩子说话时,不妨想象我们和朋友在说话,可以帮助我们改掉“不”的习惯。试想一下,当我们有朋友做客时,我们很少对他们说“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吧?出于礼貌,我们会使用更加开放和尊重的建议,比如“也许你可以试试这么做?”。那么,试着这样对待我们的孩子,相信会有不同的效果。
多用“我”开头,少用“你”开头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在训斥孩子的时候,是不是经常用“你”做开头?
像是“你真邋遢”“你真讨厌”,或者“你真笨”……仿佛“你”字一抛出来,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能最大程度让孩子感受到威慑力。但这样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除了感受到咄咄逼人,行为上却并没有多么大的改善。
这时候,不妨试试使用“我”开头的陈述。这种方式能够鼓励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期待,然后通过行动去实现。例如:
把“你很烦”改成“我不想玩,因为我累了。”
把“你的卧室太邋遢了”改成“我需要你收拾你的东西。”
把“你说的话一点儿道理都没有”改成“我不明白,你能再解释一遍吗?”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友善
友善的话语有哪些好处,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地沟通,同时话语里的赞赏和尊重也能让孩子更加珍视自身价值,让他们更加茁壮成长。比如:
“谢谢你帮我洗碗。”
“你把你的房间打扫得真干净呀!”
“我喜欢看你和你妹妹愉快地玩耍。”
当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时,他会觉得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安全的,和他人的相处也会更加轻松愉快。而当我们威胁、命令或训诫孩子时,他会觉得自己很坏,觉得自己不受爸爸妈妈的喜欢,甚至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即便当下他因为胜负欲而取得了短暂的成功,长此以往,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的恶果会逐渐显露出来。
诚然,在教育孩子时,适当的技巧和“伎俩”是有必要的。但无论如何,“真诚”永远是人际交往的不二法门,也是教育孩子的必要准则。
相较于“正话反说”,有话好好说的效果更好;与其用激将法,不如正儿八经地给孩子赞美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