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讲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造纸术和印刷术。我才知道哪怕北宋就有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一直没有普及,中国古代一直用的是从唐代就发明的雕版印刷术。
不曾普及的原因,常见的说法是,汉字成千上万,光使用过后,活字的存放就是一个问题,再加上辨认以及对油墨要求较高等一堆难题,一直到清代,还在用雕版印刷。不过也有革新,由于泥活字变成木活字,瓷活字和金属活字等。
所以为什么我每次看穿越文,经常能看到主角把雕版印刷改成活字印刷?不知道还好,以为活字印刷有多便捷,去了解之后才发现,雕版印刷固然有刻坏一个字就坏一版的缺点,但活字印刷对油墨以及制作活字的要求也很高。且要求印刷工必须识字,能排列汉字。
这么一看,古人一直用雕版印刷是有原因的。难怪近两年来,优秀的历史衍生文都只写火药,造纸了。偶尔还有说泥活字容易坏,想办法改成其它材料的文。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说的大概就是我了。要不是今天看到纪录片科普,我大概会一直以为活字印刷在发明后取代了雕版印刷。
以后看书,还是得多有点求知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