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等电梯,实在是一件,沉闷尴尬的事情。尤其是上下班高峰,一堆似乎见过,但又不认识的人,挤在电梯门前。
而且,即使电梯到了,你也未必能一趟就挤上去,经常还得等下一趟。
大家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等待时间里,要不就玩手机,或者装作玩手机;要不就盯着缓慢移动的数字,毫无意义地发呆;要不就和旁边的人尬聊。
你等电梯吗?
是啊是啊,呵呵。
真巧,我也是,呵呵呵......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缩短等电梯的时间呢?
有人说,可以加装电梯,或者让电梯公司提速,或者电梯扩容。
可是,这样一来,起码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重新设计和施工电梯系统。
那么,大家会很久没有电梯乘搭,大厦也要耗费一大笔钱。
有一座大厦的管理处员工,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在每层电梯的旁边,都安装了大镜子。
这样,等电梯的人,就可以在等待的时间里,整理衣着妆容,并在镜子里观察彼此。
如此,大家感觉,等电梯的时间,都缩短了好多。不用加装,没有扩容,也不怎么费钱。
你看,一个看起来很麻烦的问题,只要找到一个关键点,就能轻松简单解决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习惯于将问题复杂化。大家认为,用高深复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才是高手应有的能力。
实际上并非如此。真相不可能复杂。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最好的方法,往往最简单。
乔布斯极为推崇极简主义那么,面对复杂问题,怎样才能找到,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呢?或者说,怎样才能完成好,自己想要做的事?
《极简主义》为我们清晰地,理清了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脉络和关键点。
它告诉我们,面对眼前一切,怎样思考和行动,能够用最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本书的作者弗格斯•奥康奈尔,是一位英国的项目管理专家。他擅长于用最短的事件,完成复杂的工作。
他出版过《银弹》、《加薪不加班》、《少做的力量》、《如何在更短的时间,轻松做完更多的事情》等多部书籍。这些著作被翻译成13中语言,畅销全球。
在《极简主义》,他明确了化繁为简的要点。最重要的有三点:清晰定义目标;制定详细计划并执行;界定结果。
第一,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也就是说,清晰定义出自己的目标。
西方有个谚语:“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驶向哪个港口,那么无论东南风还是西北风,对你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很多人说,那还不容易,我当然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你确定吗?下面先举个例子。
比如,很多人说要减肥。这就是一个不清晰的目标。
如果换成,我要在半年内减掉20斤,做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小仙女,就清晰多了。
一个目标,在有时间限定,以及量化要求,并且把达到目标之后的样子,形象化起来的时候,才能够让人更专注地去追求。
第二,做出一个尽可能详细的可执行计划。
做计划之前,首先要想明白一个规律,就是任何事情,都有连续性。意思就是,一件事的发生或完成,会促使另一件事的发生和完成。
这是一种“因果逻辑”。一个目标的完成,通常是由多个环节构成。排在前面的环节,做得怎么样,往往会影响下一个环节的发展。
继续上面减肥的例子。如果你已经定出了减肥目标,是半年减20斤。那么,你的计划就会是每个月减去3-4斤。
当第一个月成功减去3-4斤,你会对减肥这个事情充满信心,第二个月就更容易完成了。
但如果你第一个月只减去2斤,你可能就会调整自己的目标,要不半年减10斤算了。
所以目标不单止要具体,还要合理分解,然后坚决执行。
只有每一个环节都成功了,最后的目标就是你的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第三,明确界定事情的结果。
不管是对于最终的目标,还是分解出来的阶段性目标,结果只能是两种之一:完成了,或者没有完成。
有人说,太绝对了,就算目标是每个月减肥4斤,我减了2斤,也完成了50%啊。
说某件事或者某一个环节,正处于“中间位置”,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它的意思,其实就是没完成。最终目标,可能要因此而作出调整。
“完成”或者“没有完成”,只是当前的状态。而这个结果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它,预测整个事情的发展趋势。
而把整个过程与最终结果,记录下来,就能给下一次的计划,起到参考的作用。
《极简主义》源于项目管理的思维,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只要把它实实在在地应用起来,你会发现,所有事情都没有你以为的那样复杂。凡事都有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