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读能力

作者: 西岩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19-10-19 05:12 被阅读0次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71: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韩愈《劝学解》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为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勉,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事情要想成功,需要深思熟虑,而随随便便行事必然招致失败。

几天听课,深感自学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

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后,没有老师在教,也创造了高深的科技,靠的就是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终身学习能力。

工业革命时代,教学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无视自学能力。在信息智能时代,还这样做,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于剥夺了学生的发展前途。

社会已经从学习借鉴时代进入到了创新时代。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如何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比如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去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只满足于讲清楚一些知识技能,学生依然不会独立阅读,老师越讲越需要多讲。

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可能较弱,但应该坚持耐心培养,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这方面做出成就的老师是很多的,说明这是一条可行之路。

语文书上的都是现代文,学生拿到一篇课文,按照一定的步骤是可以读懂60~80%的。但是这个学习的过程时间比较长,具体如何操作,需要尝试。

今天的课学的是15《小岛》,这本身就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单元总体结构,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一步,不再一步一步的领着学生读书。让学生把读书的过程回忆一遍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阅读过程。

学生学的时间比较长,自学和老师引导下的学习相比,中间会出现浪费时间的情况。但这是一个能解决的问题。本质是一个时间问题,速读限制时间,按照一定的方法自读课文,也可以限定一个时间,比如说10分钟或者15分钟。有时候学生读的慢一点,但是比流畅的节省时间的教师主导的课堂效果也要好。注意学习效率的训练,学生一定能够提高自学的效率。

学生在学习中,我有好几次,忍不住想去纠正学生的错误。但想一想,如果老师老是在中间去干涉,就永远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中学习的时候,也是不允许老师随便的去打断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出现了错误可以在大自习以后纠正。

第二步,检查自学效果。

把练习册和课后题拿出来作为检查的试卷。放手让学生考试。略读课文没有课后题,就把课前提示拿出来做。

第三步,列出问题单。

学生在读课文时会发现读不懂的地方,做练习测试也会发现不会做的题。可以直接写在课本的下方或练习册的下方。边学习边记,发现问题就随手记下来。

第四步,小组互教

交换座位,一组同学坐在一块。先检查测试情况,然后由差生到优生提出问题全组解答。

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随手列到小组问题单。

第五步,全班互教,老师讲解。

过程同小组互教,到这里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真正的问题了。

一节课结束了,让学生完整的学完一篇课文是可行的。在方法上基本上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先学后教,只不过时间跨度有点大。

其中有些地方需要改进,使自学的流程更加完善。

一、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开始的时候应让学生有一套明确的读书方法。应该打印出来,让学生照着一步步做好。时间久了,方法牢牢记在脑中,就不用看纸了。刚开始还应该限制时间,一上来就要注意效率。中间有一些同学在开小差。

二、能力是在成百上千次的练习中,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最后形成了能力,快而准。不管精读还是略读课,不管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是诗歌还是故事,都应该这样去读,养成一个拿起书,就按照自读的方法读完的习惯。不用犹豫,毫无例外。

三、检查调整

形成自学能力的过程,是不断的去掉无用环节和无用动作的过程。最后保留下来的都是精要的动作。

所以每一次学完以后,要增加一个环节。就是要反思自己的自学过程,找到一个问题,想想改进方法。小组互学,组长也要指挥小组成员,反思一下问题。全面完成以后,老师也应该总结一下。

在不断地小调整中,整个自学过程越来越高效,最后形成了熟练的能力。

四、对于本单元的新的语文训练点,在自学前老师要重点提出。因为是新的,所以还不够熟练,应该让学生安排专门的稍长一点的时间来学习。如果是精读课文,语文训练点,即使第一次出现,也应该让学生大胆的尝试。

五、字词学习。

应该以整个单元为单位,在单元学习前,安排一个简单的音形义的学习,并在课本中画出来。这个过程应该以自学为主。

在单元学习后,安排一个整个单元的字词训练课,以字义词义为主。以自学的方法为主。

字词的自学大概还是按照以上完整的方法。目标系统、方法系统、效率系统、坚持系统、检查系统、调整系统完善。

在单元学习中,要多朗读含有生字词的句子,在语境中培养语感。

在老师为主导的课堂中,可以灵活的把字词渗透于课文的教学中。以自学为主的课堂,以专项训练为主。

不要让学生达到文字学家和词语学家的水平。

六、语言的积累

语言的积累,主要依靠朗读完成。自读的过程,要让学生以朗读为主。互教的过程,学生的展示以朗读为主。

老师要高度关注对词句的深挖。但不能按语言学家的水平来要求学生。

七、问题单。

学生自学后要填好问题单,小组互教后要填好问题单。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单,特别是小组的。根据问题单选择共性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来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老师进行讲解。不筛选,不选择,是浪费时间的行为。

虽然是第一次,以整篇课文为自学内容,但学生的一些精彩表现,证明自学能力的重要作用。

第一个学生是赵文涛,成绩最差,有一半的字不认识,上课等于陪坐。但上课时,自学完成以后。他站了起来,向我伸出了4个指头,声音响亮的说到,他有4个字不认识。我马上意识到,他是认真学习了。好,我表扬了他,然后让他把书读一读,看看到底认识不认识。他的表现让我吃惊,基本上读下来了,和以前相比好的多了。今天课堂上的勇敢大声发言和读书读的比较好,不就是充分放手自学的结果吗?如果我留给学生的自学时间很少,他这节课照样是陪坐一节。全班同学给了他掌声。

下课了,他主动找到我,说他下一节课还要起来读书。并说这两天很想我。他的变化让我有点吃惊。自学能力的作用真的有这么大吗?但最少说明,自学是有用的。

第二个方面是,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每一个同学都在认真的讲解。这种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讲解回答的过程,就是在进行思考练习学习。特别是在全班活动,好几个同学起来的发言,感到与以前不一样,有了自己比较深刻的思考。不再是老师主导讲解下,统一的答案了。

有些重要问题,我做了讲解,引导学生走向了正确的答案,并在前面的读书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失误的原因。

我最后让学生明白的这个最后答案,远远没有学生自己起来讨论、抒发观点、找到病因这个学习过程的价值高。

“行成于思毁于随。”每一次的案例分析,都要解决一个小问题。自读能力是基本能力,需扎实养成。在许多细节上还要再推敲。

相关文章

  • 语文自读能力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71: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韩愈《劝学解》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为...

  • 王财贵:这样读书,将迅速提升你的人生境界!

    很多人会说:我的语文能力不够,怎么读?其实,如果以为语文能力不足就不能读,那么,不读,它将越不够!于是语文能力不足...

  • 蒲公英仰望记(90)写在今晚阅读训练讲解之前

    阅读能力可谓占据语文素养的半壁江山,提升阅读能力刻不容缓,也是提高语文分数的重中之重。 一、着力培养素读能力 考场...

  • 语文思维训练

    语文能力是学生的关键能力,从本质上说,语文能力是学生在长期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

  • 组织引导学生学好自读课文

    部编教材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重在培养学习的语文...

  • 弄清楚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自走上语文的讲台,我一直在提醒自己,语文课就要扎扎实实地培养好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今天在参加培训时,专家老...

  • 小学拓展性学习方法

    【wlb】 语文和英语相通,以读记为主。 语文:搜索小学和实践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读前,培养语感和文字能力; 英...

  • 有用,无用?

    叶圣陶说:贵从本源,化为践履。语文作老师说:多读,多写,勤练。可仍有不少学生语文成绩低,语文素养低,语文能力低。怎...

  • 谈谈小学生写字

    语文,作为语言类工具性学科,无外乎也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而说和写是最为直观的能力体现。当然,语文综合能...

  • 30.语文单元教学应引导学生形成自读意识

    语文单元教学应引导学生形成自读意识 徐 宏 现行《语文》课本每册有八个单元,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自读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lg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