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债.心经

作者: 读孤求拜 | 来源:发表于2015-09-21 00:19 被阅读225次

    机缘巧合,在朋友的邀请下,参加了一次文人的沙龙,听了一场“心经摸象"。

    聚会的地点在通州,一个颇有古意的村子,店名也风雅有趣,曰“雅债”,读来让人回味。人员陆续到来,虽然跟大家初次见面,但却并不陌生,可能是大家的磁场相近,东拉西扯却也活泼有趣,四点半,全员到齐,主题分享开始,罗老师打开手书“心经”一份,铁匠老师主讲。

    在此之前,我对于佛陀了解甚少,心经乃是第一次看,但是铁匠老师的开场诗就把我带入进去了,虽然老师一再强调这并非讲经,他不能造口业,只是想分享自己的感悟,但他对《心经》的阐释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长达三小时的分享中,铁匠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修行的感悟,对于东西方哲学的感悟和融汇详细解注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谓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让人流连忘返,引人入胜。在这短短的一句佛语中,却蕴含着诸多玄机,仅记录当时的灵光乍现,零碎不成体系。

    佛道渊源流长

    因为汉代《道德经》的出土让大家发现了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其实已经离原本的意思远了一层,汉代版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汉代之后,因为要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将恒写作常,我们现如今看到的更多的是“常”道,恒字与常字相去甚远,恒字左边为心 ,右侧为"亘",可理解为“跨越此处和彼处”的智慧,而恰巧“般若多罗蜜”在梵语中也有此意。哲学上,很多道理本是相通的。

     

    修行首要是自我觉察

    现代的生活,感官的不断的接受外界刺激已经麻木,修行就是关闭自己向外探求的通道,转而向内探索,与本我沟通,坐禅即是如此,打坐禁言会使我们进入到忘我的境界,不断的内省觉察,感受到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想法,除了打坐之外,在走路中,爬山中,都可以专注的感受自己身体重心的变化,通过觉察保持内心的警醒。

    因果

    凡事都是因果相应的,对于当下一个确定的结果来说,造成它的原因有多种,向后衍伸的话,这个结果还有无限种可能。这个模型很像一只蝴蝶。因此我们要常怀“慈悲心”,深刻理解导致结果的原因,通过行动创造更多好的可能,这其实是一个方法论,可以指导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理清自己的思路和逻辑,不要只看到当下的某一个点,而是要以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个与接下来讲得照见密切相关。

    照见

    照见不是简单的用眼,更多的是用心,用一个词来说的话就是“洞悉”,用一句话解释的话就是用全知全能的视角来看,这样就能多维度,多角度的看待一件事。很多时候,我们做出不合适的反应只是因为我们只用自己的视角看问题,而没能“照见”,其实我认为这与同理心相关的阐述很相似,我们除了在自我的角度看问题,更要学会把脚伸进别人的鞋子里,纵观那些“看明白”的人都是看到自己外更看到了芸芸众生。

    乌龟和玻璃罩子

    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别人的质疑和反对会马上反唇相讥,怒目而视,这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我们内心有一种不安全感,我们为自己定位,我在这个方面是“专业”的,你质疑我,我必须反击,不然我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能,铁匠老师讲了个很有趣的例子,就像乌龟呆在玻璃罩子里面,他以为已经很满足了,感觉在罩子里很安全,担心随时有人打破罩子,但却不知道,打开罩子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自己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住了,于是就有了冲不破的玻璃天花板,若要冲破天花板要充分领略“空”的智慧,放空自己,消除成见,以自然之眼去看问题,放下“我执”,这很难。

    写东西要有回味的余地

    为何庄子老子多少年来魅力无穷,这其实是一种艺术境界,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和国画讲究的留白因该是一个道理,罗老师举了个例子,努力的想表达一个人有多美,用了很多笔墨写眼睛如何如何,鼻子如何如何,穿得如何如何比不上四个字“沉鱼落雁”,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在古诗词里比比皆是,一个字,画龙点睛之效,且让人回味无穷。我认为这不是对所文体适用,毕竟文字的功能是多样的,但至少要适用于想要让人回味的文案和文章。

    ...

    从听完分享到现在,大脑皮层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因为他们接受到了新的思想刺激,但是我也知道,理论终究是理论,就像常挂在嘴边的“道理我都懂”,一旦到了实践中又是另外一码事,所以毛泽东先生的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是有深刻道理的。其实很多方法论层面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佛教也好,道教也好,东方也好,西方也好,我们首先知道理论,我们在实践中会觉察到一些事情,在联系事情和理论中我的得到智慧,这智慧存在于点滴的微妙中,我们感受到她的奥妙所在,但似乎又不能表达完全,因为表达不出感受的万分之一,言不尽意的痛苦唯有用行动去偿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雅债.心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qi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