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收藏自我成长群集·思维&学习
如果你很忙,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做错了!

如果你很忙,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做错了!

作者: Jodoo | 来源:发表于2015-01-30 13:25 被阅读26708次

    柏林研究项目

    早在1990年初,由三名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突然拜访了柏林艺术大学 - 位于西柏林市中心的一所久负盛名的艺术教育机构。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专门研究小提琴演奏者。

    正如他们随后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文章所描述的那样,研究者们请求学院的音乐教授帮助他们选出一组优秀的小提琴演奏者,教授们认为这组演奏者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职业演奏家。

    我们把这个组称为优秀演奏者小组。

    Violinist Diana Yukawa

    为了便于研究比较,教授和心理学家也会从学校的其他相关院系选出一组学生,按照以往的记录和表现,在未来他们很有可能成为音乐教师。当然,他们都非常喜爱小提琴,但是就像教授们解释的那样,他们的能力与那些优秀演奏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我们将这一组称为普通演奏者小组。

    这三位研究者参照不同主题安排了一系列的深度访谈。在此之后,他们分发给这两个小组的每一位成员人手一册日记本 - 日记本把每24小时划分为一个个50分钟的时间区块,研究者们请小组成员返回宿舍并且要求他们对今后每天的活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获得这些数据之后,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分析可以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优秀演奏者相比普通演奏者更加出色?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先猜测认为,优秀演奏者更为专注于他们的才艺。意思就是说,他们可能更愿意花费长时间的、虎妈风格式(Tiger Mom-style)的训练以使其演奏能力更为优秀,与此同时,普通演奏者对待小提琴演奏,可能更倾向于抱着一种玩玩而已的心态以及更愿意享受生活。

    最终数据,或者说最终结果向我们显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

    解密优秀演奏者模式

    我们从验证我们的事先猜测开始入手 - 优秀演奏者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音乐上。这些日记本上的记录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两个小组花费在音乐上的时间,平均计算的话,几乎完全一样(大约每周50个小时)。

    差异在于他们如何利用这些时间。优秀演奏者在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上投入的时间几乎是普通演奏者的三倍

    这也许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已被强调和报导很多次了。(特别是 Gladwell 撰写的那本畅销书

    但是研究者们并没有就此罢手

    他们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学生到底是如何安排他们的时间的。那些普通演奏者,他们发现,把正常的音乐课业和练习分配在一个全天范围。来自这项研究论文中的一个图表向我们揭示出,他们几乎均匀地分配了学习和练习时间。

    优秀演奏者,与之形成强烈对比,则把他们的学习和练习都集中在两个预先精心规划好的时段。当你绘制这些优秀演奏者每日平均时间花费图形时,你会发现两个突出的山峰:一个位于早上,另一个位于下午。

    事实上,越是优秀的演奏者,山峰现象就越突出。对于那些优秀演奏者中的佼佼者 - 优秀演奏者小组成员的一个子集,教授们都会认为这些学生将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德国最好的两家交响乐团的成员 - 更是毫无偏差地严格按照每日两次的节奏进行学习和练习。

    这种将课业学习和休闲生活相互隔离的做法,已经在这些演奏者生活的其它方面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睡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优秀演奏者平均来说,要比普通演奏者在睡眠方面至少多出一个小时

    再来看看演奏者们的放松和休闲活动。研究者们询问这些演奏者,他们每周用于休闲活动的大致时间是多少 - 一项重要的主观感知放松状态的指示器。统计显示,优秀演奏者的休闲时间要大大多于普通演奏者,而且,那些最佳演奏者,精英中的精英,其在放松和休闲上的时间花费显得更为突出。

    艰苦工作(Hard Work)不同于艰苦地工作(Hard to Do Work)

    针对研究结果的小结和结论:

    • 普通演奏者花费的练习时间和优秀演奏者一样多(大约50个小时/每周),
    • 但是普通演奏者没有将主要精力用在必要的练习类型上(在一些关键性的刻意练习上花费的时间几乎只有优秀演奏者的三分之一),
    • 而且进一步看,普通演奏者将其学习和练习时间近乎随意地安排在一天之中。因此,即使他们花费在课业上的时间不比优秀演奏者更长的话,他们每天用于睡眠的时间也会减少,而且在心理方面同样会感受更多的压力。不言自明,在小提琴演奏方面,他们仍旧会处于平庸的状态。

    在我对杰出成就者的研究过程中,我已经反复地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我对那些已经获得杰出成就的顶级学生的研究中,就经常出现这类现象。为此我还专门给这种现象创造了一个名称:轻松的罗德学者悖论(the paradox of the relaxed Rhodes Scholar)。

    这项研究让这个悖论透出一丝光亮。它提供了一项重要的实验依据,证明了艰苦工作与艰苦地工作之间的差异

    • 艰苦工作就是刻意练习。当你进行这些刻意练习时,它其实很缺乏趣味性,但是你没有必要在一天中过多地进行这项活动(优秀演奏者在一天之中花费大约3.5个小时用于刻意练习,而且将其划分为两个时间区段)。刻意练习提供了一个可供测量技能进展的工具 - 它可以让你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足够的动机。因而,尽管刻意练习的确非常辛苦,但它不会使你精疲力尽,而且它还可以很好地与轻松和惬意生活相融合。
    • 艰苦地工作,与之恰恰相反,它几乎让你精疲力尽。你一整天都处在一种错误的忙碌状态中。就像来自柏林研究报告中的那些普通演奏者一样,不断感受疲惫和压力。但同时,正如你所知道的,对你的实际成就或能力的改进却只能产生很小的影响。

    这项分析引发了一个重要的结论。无论你是一名学生,还是一名正走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专业人士,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创造一种卓越的人生和生活,那么,忙碌和精疲力竭就是你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正在经历周而复始的工作或生活压力,你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做错了!你就是那些来自柏林艺术大学的普通演奏者 - 而不是优秀演奏者。你将你的生活(错误地)构建在艰苦地工作之上,而不是(正确的)艰苦工作。

    这项研究报告建议的解决方案,正如我经常倡导的那样,超乎寻常的简单:Do less 。但必须全情投入,而且聚焦在关键环节。在你完成它们之后,请尽情享受一天之中的剩余时光并且快乐地生活吧。

    - 原文:If You’re Busy, You’re Doing Something Wrong

    - 感谢:Qingniu 帮助审阅和完成校对。

    P.S. 如果你阅读到这里,而且喜欢这篇文章,你应该关注一下乐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寻源达流:计划不对
      • 3f1ef81fa9ec:艰苦工作和艰苦地工作不一样!但都成小提琴家,社会别的普通工谁去干!
      • 0975c35d689b: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 李天迪装修美缝经历:学习了,老师~~~
      • 9c7630b065e8:表示没有看懂的样子
      • 62c66d05bb45:高效率狂热爱好者
      • Esmool:我们叫这个叫专项练习,效果很突出,从上中学就感受到了
      • 古木月影:@小敏纸 总结到位!
      • 在松鼠洞修炼:其实原本对于选择“忙”和“闲”一直想写一篇文的,看了版主的文章后,觉得没必要写了。说得非常清楚!
      • Savie:优秀工作者重点在于高效地工作
      • Darren_Zheng:关键是【刻意】两字。平庸的演奏者因为【随意】的面对压力,所以一整天都在一种忙碌又疲惫的准备。而优秀的演奏者,【刻意】地制定了计划,【刻意】地执行了计划。这又让我想到理财,浑浑噩噩的就存不到钱,除非【刻意】的记账。
      • 42a3016b5847:@2015上流青年 滴水穿石,每一单项科学研究都不足以撑起生活,但当他们汇聚起来,就会一次又一次改变我们的生活
      • rHypHw:这是真干货…… 从干货到约炮…… 还有多少距离…… http://www.jianshu.com/p/1fdc925d68d3
      • 小敏纸:一句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而不是长时间的无计划的盲目的学习
      • 一只不爱爬树的考拉:哈哈,作者~在大街网的微信看到这篇文哦
      • rHypHw:@不锈钢老鼠 反正闲着也是和闲着。
      • rHypHw:@m1ch3ll3 小米说得好,鼓掌
      • 叮叮灯:很新奇的方法
      • 倚天飞梦:是方法论,还是天赋论?
        两组互换方法有没有试过?
        想把一件事情理清楚,最后却捣糊涂了。
      • 小米二世:弱弱地说一句:“方法很重要”或“事半功倍”这种直白的道理真的要用这种实验来说明么? :joy: 然后挑些天赋不具可比性的人作对照 :cry: 难道不是应该把方法不得当的学生before and after进行对照么?
      • Vesper_Xiao:如果是因为那些优秀的人已经达到了某种水平所以练习方式就与别人不同了呢?在调查的最初条件就不是均等的。
      • KKTT007:很理性,又学习啦
      • YinYan:@不锈钢老鼠 学习另一们技能。
      • 上流青年:这些实验不足以撑起每个人的生活
      • 狼族永恒:@Elsa桃 跑去原文看了看,这也是原文下比较多人质疑的地方。其实我认同两者间没太大的直接可比性,但“劳动有目的否、有意义否”应该就是这里指的不同了。
      • 我的名字叫清阳:从实验研究到作者的结论,这中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柏林实验不能支持作者的理论。

        我不是说刻意练习,全情投入和“do
        less” 的理念不对,只是这些都无法用柏林实验证明。

        无法。
      • Jocelyn亚洁:@狼族永恒 如果是专业知识呢?
      • 狼族永恒:@Elsa桃 这对学乐器的人来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些你拉不好的、没拉好的、还可以拉的更好的旋律。
      • 量U移动广告归因:这就给一味地加班并不能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Jocelyn亚洁:好想知道如何找到关键性的刻意部分。
      • Qings:恩恩,同意。大脑需要轻松的状态,才能更有创造力。同时,有时休息了,潜意识也在工作,它的效率比苦逼地死扛要高得多~
      • 馒头书生:如果能就刻意练习发散更多或者how to do 就更好了~看来要推荐拓展阅读鸟...

      本文标题:如果你很忙,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做错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yl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