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边(边鱼)、秋鲤(鲤鱼)、夏三泥(三泥鱼)”,对于吃鱼的人来说,是永远不能错过的美味,这里的三泥鱼就是鲥鱼。
三泥鱼是广东的叫法,其实就是长江流域所说的鲥鱼,据说它没有肠、胆、鳔。粤语把忘记拿走东西叫做“赖低”,因为三泥鱼投胎时“赖”下了肠、胆、鳔这三样东西,也有的说是忘了鱼脑、鱼膘和鱼定方向的鳍的,所以就称为“三赖”,叫着叫着就成了“三泥”或者“三黎”。
忘了哪三样就不考究了,反正就是一条有点健忘失魂的鱼。
宁原在《食鉴本草》说:“鲥鱼,年年初夏时则出,余月不复有也,故名。”司马光的《类篇》里也说:“其鱼出有时,故名鲥。”
三泥鱼鱼扁而长,乍看上去像是秋刀鱼的加长版。大的听闻有一米长,鱼鳞色白如银,肥美起来脂肪会长到鱼鳞中,故三泥鱼清蒸食用时一般都不去鳞。三泥鱼多细刺,但肉鲜甜爽滑,食过回味无穷。 吃三泥鱼要的就是鲜,所以家里做常用清蒸的办法,味道鲜甜可口。
三泥鱼的味美,闻名已久。在明朝里就以三泥鱼为至美,被列为贡品,在《金瓶梅》一书中,就多次提到了三泥鱼。就连那糟三泥鱼的味道,用《金瓶梅》词话本里的原话是:“里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
市场里卖鱼的阿叔会在夏天的三泥鱼季里,会偶尔地会拿到一点三泥鱼卖。今年的三泥鱼价更贵,于是,这一点三泥鱼就更罕见了。
待到如今,已经立秋了,想吃三泥鱼就更没有希望了。
卖鱼的阿婶见我想三泥想得不得了,居然大胆地跟我推荐小鲳鱼,还说,肉质类似三泥。我的天,小鲳鱼和三泥鱼的味道差天共地那么远,没法比好不好!
三泥鱼是没得吃了,只好跟卖鱼阿叔扯扯三泥鱼,来解解馋。
一说到三泥鱼,阿叔便立刻眉飞色舞起来,引为知己,拉着我,大谈特谈三泥鱼的美味。
我们两人从整条鱼的精华在于鱼皮上薄薄脂肪的肥甘;到蒸时不要放酱油,要用姜蓉去蒸才好吃;再一路扯到,如果用盐腌一夜再食用,那鱼的味道,更是好吃得惊为天人。
如果蒸咸三泥上还铺着一层腊肉,那腊肉薄如纸,增添了鱼肉的咸香层次。而鱼最外层都会铺一层金黄的姜蓉,姜蓉脆甘,不起砂,不辣口,口感极佳。鱼的味道全被姜蓉激活了。
还有,三泥鱼的绝配是苦瓜。三泥鱼炆苦瓜,将三泥鱼被煎得金黄后,再和苦瓜块一起炆煮。苦瓜虽有苦味,但绝对不会传给三泥鱼,反而这苦味能刺激味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有了苦瓜滋润后的三泥鱼更加突出鱼的鲜甜味,让人食指大动。浓稠的汁液掺合着苦瓜的微苦和三泥鱼的浓郁鱼香,让人吃得感觉相当满足。
唉,可是想要吃到三泥鱼的味道,恐怕要待到明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