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边义老师

八拍蛮,唐教坊曲名。按孙光宪词所咏俱越中事,或即八拍之蛮歌也。
八拍蛮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孙光宪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中仄仄平平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 平平中仄仄平平韵
此词起句用韵,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两平韵
阎选
云锁嫩黄烟柳细 风吹红蒂雪梅残 光景不胜闺阁恨 行行坐坐黛眉攒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此词起句不用韵。 按《花间集》孙光宪词一首、阎选词两首,俱拗体七言绝句,不似《竹枝》、《柳枝》平仄可以不拘也,作者辨之。 以上六调皆唐人七言绝句,当时音律必有所属,今歌法不传矣,聊为类列。至《清平调》三首、《水调》、《梁州》、《伊州》诸词,此宋人大曲之源,另辑一卷,附于卷末。
八拍蛮·愁锁黛眉烟易惨
《八拍蛮·愁锁黛眉烟易惨》,主要描写一个少妇的愁态、愁情,从她的憔悴之状与“推道”之话,完全可以探知是思念丈夫。至于她丈夫是薄情,还是从军,还是求官,则无从得知。反映了闺中少妇对她丈夫的深厚情意,也说明楼封建社会的妇女在礼教的束缚下,一种很自然的羞涩态度。这个少妇满腹愁绪,多想一吐为快,可是对人反而不说,这种压抑使她内心更加痛苦。
愁锁黛眉烟易惨,(1)
泪飘红脸粉难匀。(2)
憔悴不知缘底事?(3)
遇人推道不宜春。(4)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黛眉:黛画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烟易惨:面上的胭脂也易于显出惨淡之色。“烟”通“胭”,即“胭脂”,或写作“烟支”。《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贞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书》云:“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馁取其上英鲜者,作烟支,妇人采将用为颜色。”
(2)粉难匀:因泪洒脸上,故脂粉难以均匀。
(3)缘底事:因何事。底,何,疑问代词。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陶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4)推道:推说,托辞。[1]
作品译文
因心中充满忧愁而锁紧了眉头,面上的胭脂也易于显出惨淡之色。眼泪洒在了脸上,脂粉被染得难以均匀。
不知是因为何事才变得这样憔悴?遇到别人问起,却推说是由于不适应春天的气候环境。
词牌格律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注:标“中”字处可平可仄。[2]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的春怨。
首二句刻画女主人公愁怨的形象:愁眉紧锁,粉面飘泪,脸色暗淡。第三句用问语承上启下,结尾句不说因怨使人憔悴,而说不适宜春天的气候环境,却显得更为凄苦愁怨,含蓄委婉。

2018-11-13 舞蝶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