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有幸参加篮球队接受的第一堂训练课,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年轻教练,给我们灌输的首个理念,却是队友之间要多鼓励,否则埋怨、责怪将把球队变成一盘散沙!年轻的教练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不大,但却让现场还在相互埋怨的球员们顿时安静下来,感到特别在理。是啊,有理不在声高。相互埋怨只会让争执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而唯有相互鼓励,不但能够进一步密切配合,而且能减少内耗,甚至可以弥补缺陷。
篮球和其他团队运动一样,特别讲究队员之间的配合。可以说,没有强大的配合力,就不可能凝聚起强大的团队合力,更不可能成为一支一流球队。其中,队员之间的埋怨成为团队合力形成的杂质,甚至芥蒂,使团队始终处于吵吵闹闹当中,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常言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怎会没水吃?这就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三个和尚”的寓言故事。一个和尚,大不了自给自足自己挑水喝;两个和尚,顶多两人出力一起抬水喝,彼此也没意见;而三个和尚相互埋怨,都认为自己干的多吃了亏,于是争执不下,结果谁都不去挑水。最终,因为一只老鼠添乱引发一场大火,把寺庙烧了个精光——三个和尚不但没水喝了,而且也无“家”可归了。
三个和尚都在为自己表功,都在批评甚至诋毁他人,导致个人主义极度膨胀,合作诚意降至冰点。三个和尚的关系都到了冷若冰霜的地步,还谈何协作,更遑论团队精神了。这样的团队根本就是一盘散沙,连正常的相处都难以进行,更别说团结一致去担负极其艰难的重大任务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句鼓励的话看似不重要,我们也不会太在意,然而就是队友之间的这么一句简单鼓励的话语,却能激发斗志,让人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钢铁团队!
相信很多人都被南极洲企鹅抱团取暖的场面所震撼过。多达20余万只的企鹅,密密麻麻地把小企鹅围在中间,任凭零下四五十度的极寒天气和暴风雪肆掠,它们紧紧的靠在一起取暖保护好新生幼儿,并且中间的成年企鹅会主动和最外面的调换,确保外面的企鹅不被冻坏。这样主动“换防”,不仅可以轮流换班,有充足的体力与恶劣的气候抗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鼓励,激发起了内心的火焰,使二十余万只企鹅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从而在荒无人烟的南极创造了奇迹。
所以,在团队建设中,鼓励不仅非常重要,而且相互鼓励的氛围越浓厚,就越会创造出奇迹。
那么,如何才能学会鼓励别人勉励自己?
首先,要看到优点。把“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倒过来念,就是“人有优点尽量鼓励”。同在一个团队,同事之间很容易形成“门缝里看人”——往往看到的都是同事、队友的缺点和不足,尤其是一些管理者经常会指出部下这里不美哪里不妙,以此来体现自己的高明之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夜盲症”——习惯性纠错,导致部下自信心不足,甚至信心受挫。部下就像小孩一样,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格,首先要从培养自信开始,自信才能自立,才能有助于小孩乐于与人合作,并施展自己才华的主动意愿,进而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因此,看到同事的优点是开展鼓励的第一步。
其次,鼓励要及时。正如竞争激烈的篮球比赛,鼓励同样特别讲究时效性,不能等比赛结束多时,才向队友表示祝贺;如此“迟到”的鼓励,非但收获不了队友的好感,甚至会遭致反感。在场上就应该向队友鼓掌欢呼,或者与之击掌祝贺,哪怕是竖起大拇指也是最及时的鼓励。
最后,鼓励要真诚。很大程度上,在同一团队共事,很容易成为事业的竞争对手,然而无论是队友还是自己能够脱颖而出,都是双赢结局。因为队友或自己得到提拔,都将腾出上升空间。所以,鼓励要发自内心带着满腹的真诚去鼓励,不但打动队友、同事,更会感染和激励自己。(老阳开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