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545,阅读5分钟
今天说一下关于持续长期主义的决策原则,持续方法,一些经验。
1,
最差情况也不亏本。
一件事如果消耗你,那就别做了。
一是你可以把精力花在好的事务上,没必要勉强自己,这是得不偿失。
二是消耗你的事情,也做不长久,越做越累,后面肯定就崩盘了。
什么叫不亏本?比如运动健身,这个事情你做了就有好处,就算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敷衍了事,那你也不亏,就算你没有达成瘦身目标健身目标,那也没损害到你什么。
这样的事,你是不会亏本的,世界这么精彩,有那么多可做的事让我们去消耗时光,就应该去做这样的积极向上的事。
比如看书,成本很低,实体书100块钱可以买好几本书了,你一个月都看不完。开卷有益,如果你能看得进去书,那你一定要做这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比如只经营好的人际关系,隔绝不好的关系。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的秘诀,那远离烂人一定是必修课。有的人品不好脾气暴躁,别和这种人有什么关系;还有的人和你属性相冲,这人虽然有很多优点在其他人的评价中也是不错的人,但与你不合,你也要远离,就像水火不相容,你是水你没错别人是火也没错,但你们在一起那就错上加错,所以,警惕,远离。
不亏本的事可做,盈利的事多做,赔本的买卖不做。
2,
简单可做,可日常化,放到一天一次随时可做。
可持续的事情,那在时间尺度上重复的频率肯定很高,不然也算不上持续了。
每天都能做,简单的事最容易完成。
如果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几分钟或者不超过一个小时,你每天怎么也有1个小时的充足时间。
简单,则你容易启动容易完成。
只要你做起来了,你慢慢就能发现时间的力量,这是非常有成就感非常让人快乐的。
你可以把一个比较复杂的目标,拆解化,变成一个个小小的简单步骤,这样就算是难度大的任务,你也能靠每日精进来处理了。
3,
与现有领域能够形成一定的联系,把事务放入到整个体系当中,在做事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好感产生兴趣,体会到事情本身的乐趣。
不要和实际生活产生太大的冲突,这会让生活节奏不和谐。
不要和你的性格冲突,你做起来也会很费劲。
比如写日记,一开始你或许并没有掌握到日记的有效记录方法,写得像流水账。自己写了都不愿意再去看看。
但当你写了相当一段时间后,你慢慢简化了那些不重要的心理活动,吐槽,琐碎,而开始记录事件本身,吐槽也变成了对事情的思考,生活有条理起来,你的生活好像也简单了起来。
这个时候,你或许就感受到了记日记的日常和其中的重要性,从被动变成主动。
4,
试营业,要风声小雨点大。
最后这一点,还是要提一下。
因为很多人喜欢发朋友圈,立flag,但这是不好的习惯。
如果你信誓旦旦的要完成一个任务,但你没做到,那肯定信心会受到打击,如果长期如此,习惯如此,那你的信心也会背叛你,你自己都相信自己什么也干不好。
如果你需要监督和朋友的鼓励,那你最好是单独找合适的人选,最好的朋友不一定就是合适的。
合适的是指无论你失败成功,这个人都起到了监督和鼓励的作用,并且仅此而已。
很多人不懂这一点,就让自己比较要好的朋友来监督。
结果往往是大家一起摆烂,监督和鼓励都成了笑谈,在饭桌上随着香味飘散去。
你决心做一个事,那就去做,先别太高估自己的毅力或者意志,这东西没你想的那么高大伟正。
做事就是做事,别总让意志毅力来背锅,你在开始一个任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难关,你要去处理好这些难关,你要去分析这个任务的具体细节,处理不断出现的问题。
你可以做不好,也可以承认自己不足以承担这个责任。
试一试就可以有这点好处,你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判断这个事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如果不能,那就及时止损,这也是另一种的成功。而不是明明很吃力,还要蛮干,最后一地鸡毛,信心受挫,备受打击。
最后,
如果你做一件事没有达到预期,那是很正常的。
如果做一件事没有完成,别气馁,这多半是因为方法不对。你要改变路线而不是继续硬干。
重新评估目标,也能让你回到行动的路上。
评论留言分享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