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心理
怎样成为快速识人的高手

怎样成为快速识人的高手

作者: 冰姿蝶影 | 来源:发表于2023-05-10 13:27 被阅读0次

人才发展独立咨询顾问薛毅然在《怎样成为快速识人的高手》中讲到了关于看人的一个“灰箱理论”。她是这样说的,如果说黑箱是一无所知的系统,白箱是完全透视的对象,人就像介于二者之间的“灰箱子”。我们无法得知它内部是怎么运作的,也就是我们其实无法“洞察人心”。

但灰箱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反馈、可观测,它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观察者就能够从它的反应里,总结出模式和规律。这也是为什么,了解一个人是有可能的。

对灰箱进行把握的方法,就是“制造输入-观察输出”,对人来说,我们要做的,也就是有效调取信息,和合理解读信息。

那么,究竟怎样成为快速识人的高手呢?如果你想把一个人看得全、看得准,你首先要知道: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才算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人?

主要确立四个有效的观察锚点。

第一、自我评价倾向;

第二、人际合作风格;

第三、内在诉求;

第四、稳定性。

这四个点,我把它叫做观察锚点。为什么叫观察锚点?首先它们在每个人身上都比较恒定,一旦定位住,你对一个人的判断不会走得太偏;其次,它们都有可行的观测方法。也就是说,这四个点,是你了解一个人的有效抓手。

首先说说自我评价倾向。

自我评价倾向,说的是一个人习惯性地高估还是低估自己,也可以把它叫做自我认知倾向。这个特质的外显,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人显得自信还是不自信。对方如果是一个高估自己的人,你从他那里得到的信息,就要打折去听,如果他是一个容易低估自己的人,你可能就需要带个放大器去看。

其次,自我评价倾向跟一个人的风险意识也有很大的负相关。一个过度自信的人,很有可能会忽略风险,会有不客观的乐观;而一个自我评价偏低的人,风险意识太强会导致保守,不敢去主动发起或承担有挑战性的事情。

当然,自我评价倾向也能体现一个人跟自己的关系:他是一个容易认可自己的人,还是容易自我否定的人。

人际合作风格

第二个锚点我们叫人际合作风格。

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大,但其实只需要抓住两个维度,一个叫能量值,一个叫边界感,我们就能定位一个人的人际合作风格。

一个人的能量值,很多时候你可以把它等同于内在动力大小,一个形象的比方:一个人是1.0排量的小QQ,还是4.0排量的越野车?有的人天生动力和欲望强烈,有目标也有行动力,有的人则相对比较佛系、无欲无求。这就是能量大小的区别。

那什么是边界感呢?我们说人跟人之间,都是有边界在的,也就是分“你我”、分“彼此”,边界感强的人天然会不喜欢涉入别人的事情,也不喜欢别人侵犯自己的领地。边界感跟我们说的包容度有关。

边界感强的人因为总是倾向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划出界线,他跟外界产生连接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边界感弱的人,跟外界容易产生广泛的接口。

通常来说,那些跟不同的人都能谈到一起、能展开合作的人,是边界感比较弱的人。边界感弱的人,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社交圈大。

能量的大小和边界感强弱,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比如一个边界感强的人,可能在专业领域做的很出色,但是可能就不太适合去做那些需要整合各方面的人和资源的事情。

理解了能量和边界感,接下来我们可以把它们两两做一个组合,能够组合出四种类型,并且我给这四种类型起了一组比较形象好记的名字,分别是:大平台、独立王国、协作者、匠人。

这就是我们说的人际合作风格的四种类型。

第三个锚点:内在诉求

内在诉求,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想要什么。

这里我直接借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三大需要理论。这是社会心理学里非常经典的一个理论,说的是:人作为社会动物,有三种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权力需要、成就需要和亲和需要。

这三种需要,不是非此即彼,每个人身上都有,但是不同的人,主导的需要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是“一支独大”型的,也就是一种需要主导,有的人可能是“两高一低”型的,比如成就和权力需要都强烈,亲和需要不太强烈。

内在诉求是一个人做事背后的动力机制,可能会激励一个人,也可能会阻碍一个人。

比方说,一个成就需要显著强于其他需要的人,对他来说,只要一件事情足够有挑战,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可能会不在意做这件事的回报;

如果是一个权力需要很强的人,会很难接受得了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会喜欢能体现影响力的事,比方说喜欢演讲、喜欢说服别人,他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但他们并不像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样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

而对亲和需要强的人来说,跟别人的关系保持友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样的人会避免竞争和冲突,即便做某些事情能让他获益,但如果会带来人际冲突和关系损害,他们就会尽可能回避。

稳定性

第四个观察锚点,叫做稳定性。

这里的稳定性,底层是情绪的稳定性,根据现代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情绪稳定性,很大程度是天生的。它跟我们说的一个人是不是敏感、情绪调节能力的强弱有关。

要注意的是,情绪稳定性表现出来,不只是一个人会不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它有很多层次的外在表现,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工作中的稳定表现,意志的坚韧性,压力状态下的处事灵活性,不同场景下的行为一致性,等等,这些都或多或少跟情绪稳定性有关。

我们一般会说稳定性好还是差,或者说稳定还是不稳定,但是我更喜欢用一对比较中性的词来表述,也就是一个人是“敏感”还是“钝感”。

敏感的人内心情绪起伏会更频繁,波动更大,但是这样的人往往思维速度比较快,感受力会比较强,有创造力;钝感的人表现稳定一致,如果跟这样的人合作,他对你来说是非常可预测的。

如果一个人的稳定性好,我们在搜集信息的时候相对比较简单,如果我们观测到对方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那么有可能他的外在表现在不同场景下是多变的,我们更需要多角度搜集信息,以免以偏概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成为快速识人的高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fj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