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于途

作者: 蒹葭为霜 | 来源:发表于2022-02-16 21:41 被阅读0次

自返郑后,渐少提笔,或因忙碌,或难梳理,亦或是缺个契机,总归是不得其时。如今在途,暂时抽身,这或许就是一个契机,算不得最好,却聊胜于无。

在沪时光,一直也未做梳理,此刻这短暂的行途,亦是不能。曾与宋老师们言道,这路途中,铺陈了诸多开篇,却步履匆忙,多交给了时间照抚,为其润色,却多是落笔无期。行前告别了在途的长发,奔波于途的痕迹也最终消散,当时无感,今之在途,却是后觉。曾言道,最喜途中,看这市界,各种感受,赖文以记之,亦如去时途中被雾气晕染着的阳光,柔暖而不灼热,竟有月光的轻柔之感,倦怠了诸般思绪。

若不是这趟行程,或许一切如旧,长发侧鬓,忙碌依然,日复一日。但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行文,如此的言语,以及这途中柔暖及身的阳光。一场仪式感的奔赴,是为了另一场仪式感的见证,亦是短暂小聚。人生无非二三事,皆无外乎安身立命,此处亦是。

这交映的灯光,动情的音乐,仪式感的凝望,人生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有幸见证着。虽是一场匆匆的奔赴,却是大学室友精神层面的齐聚。时间的航线,使我们有交汇,但各自航向不同,聚时似团火,散作满天星。殊途同归,归于生活,是最终的方向,不同的仅是行程的先后。

返程之后,仍是各自生活,对于未来,皆是渐至而立之境,现实生活扑面而至的真实感,于细微处悄然改变着每个人。人生虽是殊途同归,但目下,何种境况,何种选择,皆是可以,未定之时不设限,称之为折腾亦可。有所追寻,有所坚守,有所承受,有所舍弃,这便足够。若干以后的未来,应是这样的未来,既不是剥离现实的纯粹理想主义式幻想;亦不是抽离灵魂的物件化的现实主义之囿;当是追寻坚守承受取舍之后,所沉淀在物质与精神上的一种相生状态,这便是最终归于生活的应有之态。

Mr.You

相关文章

  • 文之于途

    自返郑后,渐少提笔,或因忙碌,或难梳理,亦或是缺个契机,总归是不得其时。如今在途,暂时抽身,这或许就是一个契机,算...

  • 萍踪撷趣•释“听”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听,是耳之能,听觉是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之一。 我们行之于途,旅之于境,主要是身体的体验...

  • 手机论

    (PS:第一次尝试文言文,写的不好多多包涵) 手机者,社交之物也,切不可戏之于道焉!余尝闻窃之于途,未尝信...

  • 1000/347【一明心悦读:良好生活】

    ---------20201006 今日参考书目: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合乎心性...

  • 2017-10-22

    学者,非学奕,而学之于道,其学谓之学。文者,非通文,而文之于精,其文谓之文。或言,于工者,非会之于技,而未闻于质,...

  • 知行格第406日:君子不谓性命也

    每日更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 《如何活出自主人生》竭尽全力地活好你的现在!

    文|幸福娃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大衣哥:“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表扬你,还是批评你,那都是别...

  • 博学于文 约之于礼

    今天上午,我有幸聆听了赵忠仲老师题为《"沟通"开启生命之美》的报告,感悟颇深。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作...

  • 原则之于苏文纨(甲)

    苏文纨者,留洋博士,晓芙之阿姊,方鸿渐大学同窗也。 是年学成乃归,坐乘于邮轮。文纨同乘与渐,朝夕挥面。不过旬月而已...

  • 原则之于苏文纨(乙)

    文纨之待客兮,畅言语之不怠。鸿渐之皱眉兮,赵辛楣之倏来。晓芙之怡悦兮,独相处唱高台。鸟相偎之乐兮,草窝之全家齐。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之于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wd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