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经常陷入这种习得性无助中。比如:
工作压力会让我们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工作进度了,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宕机了。
失恋了,也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再也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好的爱情了。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在这种习得性无助背后,我们也经常想“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
再比如如果孩子从小就习惯了让自己受委屈,不敢为自己发声、表达真实感受和想法,那么未来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外表温顺、善解人意但是内里却极为不自信、压抑、甚至愤懑的成年人。
这有点像是,每次遇到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我们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地雷。这颗地雷很危险,一接触,就会触发我们应激性的情绪反应。
所以为了避免接触这些创伤性事件,我们把危险抽象化,在内心里树起警示牌,来标定不要轻易靠近的危险区域。
我们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们用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了。
所以,你对一件事的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悲观的解释风格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的。他们认为不好的事会永远影响自己的生活、影响范围波及所有方面、而且是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了不好的结果。
而乐观的人正好相反,他们觉得坏事的原因是暂时的,是特定的原因,这就限制了无助的时间和影响范围,而把好事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这些永久性的因素。
悲观源自于习得性无助的经验。
人们只有在觉得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的时候才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如果他们学到不管怎么做都没用,那么这个经验就会让他们觉得,在未来,他们的行为依然是无效的,从而成为一个悲观的人。
所以改变习得性无助的思维方式,悲观也可以改变成为乐观者。具体怎么做呢?
具体做法就是,学习 ABCDE 疗法。A代表不好的事,B代表你对这件事的想法,C代表后果,D代表反驳,E代表激发。
首先,你要识别你的 ABC 模式,注意在你遇到不愉快的经历时,你对自己说的话,你当时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找出你的想法B和后果C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发现,你总是持有悲观的解释风格,那么你就要反驳自己,跟自己的想法辩论。它能让你检查自己下意识的想法是否正确。
你要像一个侦探一样,去找证据,搜集一下所有可能的原因,问问自己,可不可以找到其他角度看待这件事,然后把重点放在可以改变的、特定的、非个人化的原因上。
最后一步是激发,它帮助你检验自己的行为,找到更有意义的解决方案。不要想这个想法是不是对的,要想它对你是不是有用的。
其实悲观也是有好处的,它可以让你对现实有更准确的感知。希望给你一个有弹性的乐观,来增强你对不利环境的控制力。学会在遭受打击的时候,从更具鼓励性的角度来考虑挫折和困境,让你学会随时去应用乐观,满怀希望地面对生活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