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读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书《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提到一个说法,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为什么烦恼?因为你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你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你做的所有事,都会考虑别人会怎么看,你每天小心翼翼,讨好别人,害怕不被喜欢,听不得半点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你甚至因为别人的不认可而讨厌自己。
你每天向上爬、严格自律、殚精竭虑、昼度夜思,这样的日子,委实不快乐,但你心中憋着一口气,我要证明自己。
别人的认可给了你动力,但同时,也给了你痛苦,当你不被认可时,你就痛苦,巨大的痛苦。
你的人生,被认可驱使。
我们骨子里是不愿被人摆布的,想要自由,但我们却很难摆脱寻求认可的欲望。
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不被别人的期望驱使,不被寻求认可的欲望驱使。
换句话说,所谓自由,就是你要敢于被别人讨厌。
你做一件事,需要考虑的,不是别人会怎么看,而是这件事该不该做,你不必讨好所有人,你可以把认可当做是一个副产品,你做得好,别人自然就会认可,但是,你不应该直接去追求认可,你不应该被认可牵着鼻子走。
当你被认可驱使,你做什么事都会和别人比较。
当你年薪10万时,身边的人年薪20万,于是,你想要年薪20万,但当你年薪涨到20万后,却发现身边还有好几个人年薪50万。
所以,工资一直在涨,但你却并不快乐,你总想比别人更多,你一直在比较,赢了这个人,还有另一个人,你永远无法满足。
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去追求更好,而是说,当你努力追求更好的同时,没达到目标,也不应该感到痛苦。
你的快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别人手里。
我们的比较心理,像是雷达,一直处于扫描状态。
有一年的一天,秋风刚送走了夏天,我在奥森公园跑步,有人从后面超过了我,这瞬间激起了我的竞争性,于是我跟了上去。
跑到南园的南门,他停了,而我继续下一圈。
后来回想起了这件事,我就想,我们的起点不同,终点不同,目标不同,仅仅是生命中的一次偶然碰面,我的竞争性就会毫无征兆的自动跑出来。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和别人比较,当你比赢了,你就感到优越,当你比输了,你就感到自卑,也正因为如此,炫耀和攀比才会那样的随处可见。
所以,能真心祝福别人的人,是极少的,因为大多数人,会把别人的幸福,看作是“我的失败”,所以无法给予祝福。
我们从小被施加了无数的期望: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不辜负那些曾看好你的人的期望……
身边无数人对你都有期望,那些角色化的期望,压得你喘不过气,把你变得四分五裂。
当别人的期望,遇上你寻求认可的欲望,于是,你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
什么时候,你才能为自己而活?
对一个人来说,最想得到的认可,是父母的认可,我们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父母的爱,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能量。
但是,当父母的爱是满足他们期待的交换时,那种撕裂的痛感,并不是几句话几顿饭就可以慰藉。
什么是最好的爱?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爱不是你满足我期望的交换,不是让你成为我眼中的你,而是让你成为你眼中的自己。
最好的爱,是让你成为你自己。
所以,有多少夫妻,以爱之名想要改变对方,有多少父母,以爱之名想要控制孩子。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流动,当他人对你产生期望,而你没有达到的时候,是他们预测的失败,而不是你执行的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