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圣贤书友会
辛走气、苦走骨、甘走肉——读《黄帝内经》灵枢 五味论第六十三2

辛走气、苦走骨、甘走肉——读《黄帝内经》灵枢 五味论第六十三2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7-28 20:16 被阅读0次

辛走气、苦走骨、甘走肉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黄帝问道:辛味善走气分,多食辛味,使人觉得心中空虚是怎么回事呢?

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少俞回答说:辛味入胃后,其气行于上焦。上焦有将来自中焦的水谷精微布散于体表的功能,如过食葱、姜、蒜、韭之类的辛味,就会熏蒸于上焦,使营卫之气受到影响,如其留于胃中,就会出现内心空虚的感觉。辛味常与卫阳之气同行,所以辛味入胃以后促使卫阳之气外达而汗出,辛味也随汗而排泄,这就是辛味走气的道理。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黄帝问:苦味善行于骨,如果多食苦味,人就会感觉恶心欲吐,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少俞回答说:苦味入胃后,五谷的其他气味都不能胜过它。所以当苦味进入下脘后,三焦的通路都受其影响,导致气机阻闭不通利。三焦不通,则胃内食物不得通调、输散,胃气因而上逆,所以形成了呕吐。牙齿是骨的外露部分,苦味经过牙齿进入体内,又随呕吐通过牙齿外出,也说明苦走骨的道理。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黄帝问:甘味善走肌肉,如过食甘味,会使人感到心胸烦闷,这是为什么呢?

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少俞回答说:甘味入胃后,其气弱小,阻滞胃中气机,使胃气不能达于上焦,甘味与谷类食物一同停留在胃中,故而胃气也柔润。胃柔则气缓,容易化湿生虫,寄生虫因食甘味而在胃中蠕动,所以使人心中烦闷。甘味可以入脾,脾主肌肉,甘味外通于肌肉,所以,甘味善走肌肉。

(原文)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今天学习了辛走气、苦走骨、甘走肉。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悟医道真(八百四十九)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

  • 精读《黄帝内经》(第198天)

    【宣明五气篇】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

  • 中药名词基础│9.10

    五味: 归经:归:归属。经:人体的脏腑经络。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酸走筋,苦走血,甘走肉,辛走...

  • 中医五行与五味④

    《灵枢·五味篇》有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

  • 五味养生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谨和五味,实乃《黄帝内经》饮食养生的重要方面。 正常饮食,当酸、苦、甘、辛、咸...

  • 天地·律 | 食物微史之五菜篇

    文 | 乄妖乀 所谓五菜者,《灵枢经·五味》载,‘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即葵、韭、藿、薤、葱也。...

  • 五味所入所禁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 人们饮食中的五味不仅...

  • 《五味所禁》

    按照五脏之气法象四时的理论,再结合五行之法则,即可归纳出“五味所禁”为:“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

  • 日更380天分享‖2023.01.06『茶语茶话』

    宋徽宗《大观茶论》说:“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 好的茶汤五味调和,是苦、酸、咸、辛、甘五般滋味: ...

  • 五味入五脏,靠谱吗?

    五味是指食物的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关于五味对五脏的功用及影响,最早见著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多篇论述中,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辛走气、苦走骨、甘走肉——读《黄帝内经》灵枢 五味论第六十三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cc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