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曹操之功过是非
本来打算写完“之五”结束,因已完成我对于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辨析,但又似乎意犹未尽,还应该与古往今来,所有那些与我意见不同的意见做一个分解辨析。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可以有两套标准:一套是当时的标准,以忠奸论之;一套是现时的标准,那就是正义与非正义。当然,今天的正义与非正义,也就是当时的忠或者奸,但当时的忠或者奸,却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正义与非正义。那么,在此就以这两套标准试论之。
三国鼎立之势,说到底是从曹操死后开始的。曹操生前,汉献帝一直存在,各地诸侯向汉帝称臣。那时的中国不同于现在的中国,按西方纪元,那时不过耶稣诞生不到200年,还遍布一种中古之气,一种冷兵器时代的遍地伐与谋的气息。那时的中国即中原,人类的聚居、发展、繁荣以及政治中心,主要集中在黄河两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豪强竞起,互相兼并,是在曹操大半生的征战之下才实现了基本的统一,范围北到蒙古,西到甘肃陕西,东到渤海辽宁,南到湖北一带。所攻伐的地域,均实行统一的屯田养息,生息安民,这是三国分立之前曹操所建立的中原大局。
具有决定意义的割据起于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这可视为天下三分真正的开始。此前东吴与蜀地都是后汉的州郡,按理说都是曹操实现大统一之后的地方政府。那么他们与曹操作战的理由何在?孙权的理由是,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刘备那边的理由也差不多,所以他们和曹操打个不休——可究竟谁是汉臣,谁又是汉贼?
“光合末,黄巾起……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第一度,别人要篡权,曹操反对。接下来,“会灵帝崩,太子继位,太后临朝……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第二轮,曹操没有参与,不仅没有参与,还谋划刺杀篡权者。再接下来,“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初平)二年(191年)春,绍、馥遂立虞为帝,虞终不敢当。”第三轮有人图谋,曹操再度拒绝。
“是岁(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长安乱,天子东迁,败于曹阳……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当时的混乱局面,概因吕布刺杀董卓后,董卓以前在西凉的部属韩暹和杨奉等,打着为卓报仇的旗号进军京都,祸乱城池,然后才有了“太祖乃迎天子都许。”都许,就是在许昌建都,安置颠沛流离的汉献帝。“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乱了这么久,是曹操让天子安宁下来的。此后曹操一直侍奉汉献帝直到自己死去,从公元195年到220年,共计25年。这期间,曹操连年征战,亲临一线讨伐各地豪强叛军,而一旦攻破即建章立制、屯田管理、休养生息。在这种前提之下,曹操算的哪门子奸贼?而与曹操分庭抗礼,各立门户的,又算得哪门子忠义?曹操说,“设若无我,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是否有半点夸大?
先是董卓,“筑郿坞,高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其心可见。后是袁绍私藏玉玺;袁术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兴平二年在河内称帝。而一些小地方拥军三五千而自立为王的,也多有之。而曹操扶持汉献帝25年,他死去当年曹丕始称帝,这帐实在算不到曹操头上,而曹丕称帝半年,刘备即称帝,此后,斟酌再三,孙权也称帝。乱世英雄,唯独一个曹操,建功立业一生,而满足于皇帝所封“魏王”的位置,从未称帝。
这是按当时忠与奸的标准来论。那么,再以今天的正义与非正义标准。曹操发动的战争,可以说,无不是为诛暴乱、保太平而战,当时豪强兼并,各谋私势,关键的关键,这些豪强大多祸国殃民。孟子有言,“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这个话也有问题,孟子代表不了人民的想法说不怨不忿。但即便按鲁迅刻薄的说法:在中国的历史上无非两个朝代,一者人民做稳了奴隶的朝代;一者民众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朝代。豪强兼并之时,连年混战之中,乱世人不如太平犬,老百姓的确欲做奴隶而不得,曹操发动战争,意在建立一个结束战乱,安邦定国的天下,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算正义还是非正义?
那么,孙权和刘备呢?
关于天下三分的历史,我最赞同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观点。这段文字我在网络上没找到,单个字的敲在下边,“三国的分裂,可以说是两种心理造成的。其一是封建的余习……试看汉代的士大夫,仕于州郡的,都奉其长官为君,称其机关为本朝,有事为之尽忠,死则为之持服……又其一则为南方风气的强悍。赤壁战时,孙权实在没有联合刘备抵抗曹操的必要。所以当时文人持重而顾大局的,如张昭等,都主张迎降。只有周瑜和鲁肃,主张抵抗,和孙权的意见相合。《三国志》载周瑜的话,说曹操名为汉相,实系汉贼,这是劫持众人的门面话。甚或竟是事后附会之谈。东吴的君臣,自始至终,所作所为,何曾有一件事有汉朝在心目之中?……孙权一生,最赏识的是周瑜,次之则是鲁肃……不过是一种倔强之气,不甘为人下,孙权的自始便要想做皇帝,则更不过是一种不知分量的野心而已。赤壁之战,是天下三分的关键,其事在西元二O八年,至二八O年晋灭吴,天下终见统一,因这一种蛮悍的心理,使战争延长了七十二年。”(吕思勉《中国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这是孙权。还有刘备。
对于刘备和曹操之间的关系,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上面已经讲,就是刘备受董承私下的拉拢,要诛杀曹操,理由是董承在皇帝赐他的衣带中发现密诏。这件事很关键,也神秘莫测,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曾闪过一抹神秘的黑影。“(公元214年)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我没全看明白,“辞甚丑恶”,是伏皇后信的言辞丑恶,还是其中所引用皇帝评价曹操的话很丑恶?但无论如何总证明一点:那件事都没忘记,都没放下。皇帝的舅舅董承被杀,皇后给父亲付完的信中说,皇帝非常怨恨曹操。后来伏皇后全家为这封信遭殃,但不是为曹操所杀,而是被皇帝所杀。汉献帝太紧张了,紧张得无以复加,空气里每一粒分子都高度凝聚,密度超常,将他压垮。
那么,他究竟有无私令董承诛操?假如有,如果真杀了曹操,于他是否有益?汉献帝生于乱世,软弱无能,多次被豪强逼得狼狈逃窜,最惨的时候连一个随从都没有,是曹操“迎天子都许”并为之征战,如果没有曹操,谁来守护他的天下?他还能安稳地过那二三十年吗?依靠董承?如果董承有力量,又怎会让他屡屡仓皇如丧家之犬?是曹操的压迫感太强,让他不安?但曹操自迎天子都许,直到自己死去,都让他做着皇帝,替他处理全国一切让人焦心的事务,直到曹操去世。他密令除掉曹操,是明智还是糊涂?
刘备接到一个还不知真假的皇帝密诏,就参与阴谋。刘备是被吕布打败,妻子俱失,然后向吕布投降,帮吕布打曹操,吕布还他妻子后,他又跑掉翻脸,却打吕布不过,再次惨败,然后才投奔曹操,是曹操亲自带兵打败吕布,救回他的妻与子,并委以重任。“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志.先主传》)那时多少人看出刘备野心,劝曹操杀之,曹操怎么做的?曹操和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刘备非久居人下者,曹操是最早看出的人,但他从未有加害之心,这点前边已说。关键是,假如刘备诛杀了曹操,他也会像曹操那样安心地侍奉无能懦弱的汉献帝直至自己老死吗?
看看刘备的发家史吧。刘备第一次得势,是继承了陶谦的城池徐州。陶谦临终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刘备执意不受,然后陈登、孔融等人一再劝说,劝的那些话,无非是:你要接受才是天理,你不接受,简直就是罪大恶极。于是刘备勉勉强强接受,然后又很快在打仗中把徐州丢失。后来一路败仗,逃跑到荆州刘表那。刘表一开始“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刘备是个得人心者,走到哪里都被待若上宾,所有人都看出他是个人才。但刘表后来疑心他,是疑心病还是必要的警觉?眼看着自己被架空,刘表能不担心吗?曹操待他那么好,他都与人谋诛,鬼知道刘备肚子里琢磨的是什么。
到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曹丕称帝,刘备这边又开始了,先是隔着几千里,为听说已被加害的皇帝出大殡(实则皇帝还在),然后群臣从三皇五帝说到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各路神灵……总之一个,刘备得当皇帝了,刘备称帝,是天地日月都盼着的事,因为天地的运行已经出现各种征兆,如果违背这些征兆,那简直就是逆天。于是乎刘备称帝。好事都给他赚了,然后还得有一个好名,看上去,与圣人之训不违,于个人威望无伤,于众人评价也无可挑剔。但刘备唯独缺少了一点:真诚。
不用说各地诸侯暴乱,即便孙权、刘备的战争,也无不是以扩大个人势力范围为目的。曹操谋诛董卓和袁绍,是因为二者为祸天下,而孙刘谋诛曹操,是为了扩大势力,自立为王。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又谁忠?谁奸?谁正义与非正义?
当然,曹操的军功和别人一样,都是尸骨累积出来的。曹操身上有其特殊的光芒,卓越的才干,人格的魅力,但无法掩盖的是,他有过两次屠城,一次是董卓之乱,曹操之父曹嵩避难琅琊被陶谦杀害,“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如果说这一次身被丧父之痛,那么公元198年攻打吕布,“冬十月,屠彭城”就实在是罪孽了。两次屠城之外,公元204年,攻打袁尚时,“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堑,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任何的战争,无论出自正义还是非正义,对于底层的民众都是灾难。如果说战争不得不发起,那么在这些灾难之上,屠城,则纯粹是将领制造的人祸。
当然,曹操的屠城与明初名将常遇春杀降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据南朝宋国史官裴松之校注的《三国志》,有诸多史料补充,一次郭嘉对曹丕谈到曹操的标准:屠杀俘虏,只在攻克极难,而四周虎视眈眈下,对方又坚持不降,直至攻克,已造成双方巨大的消耗,这种情况下屠杀,起杀一儆百的震慑效果,而一旦占据了优势力量和优势地位,曹操对于降军的处理则优容大度很多。想来,在他叹息白骨露于野、万姓以死亡、生民百遗一的时候,面对自己所制造的那些无辜者的恐惧、灾难以及累累的白骨,也有着惨然的无奈与心痛吧。那是曹操最复杂的一面,也是一个小人物如我所不能理解的一面。就在这个复杂中终结此篇吧。
补充:文中所引,来自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校注,罗贯中《三国演义》,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因才疏学浅,引用、注释及分析可能有大批疏漏,还望方家正之。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