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为什么在《廿二史札记》里用“以权术相驭”这五个字来评价曹操的用人驭臣之术呢?
一
公元218年,也即建安二十三年,曹操遣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曹彰也大破叛变的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整个北方基本平定。
这一年的春天还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叛变。
汉朝的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认定曹操必将篡汉,于是决定起兵反曹,准备劫持献帝进攻曹操的大本营邺城,同时南援刘备。
此时献帝在许都,这里由长史王必典兵督事。
京兆金祎,平日素与王必友善,他是汉相金日磾的后代,世代汉臣,以忠良自居。眼见汉朝一步步落到了曹操手中,时常喟叹自己无所作为,这天吉本之子吉邈到访,一番密谈后,金祎决定与之一同起事,随即便派遣内应到了王必营中,里应外合。
假设一个场景:
你现在在许都,是献帝府上一员,这天夜晚你结束了一天的政务,上床就寝,不一会就睡着了。迷糊间听人大喊,“着火了!着火了!”
你还以为在梦里,接着又一阵熙攘,然后就听到了刀戈兵戟声。你瞬间清醒了过来。这里是许都,是天子所在地,即使汉祚将移,皇权渐微,可那依然是天下唯一承认的皇帝。
你知道有人起兵来劫持献帝了。
你是清楚自己斤两的,你是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去外面难保不被敌兵所杀,即使是救火你也有些害怕。
你看着外面火光明灭,人影攒动,呆了一会,决定闭门不出。这天夜里这么乱,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救没救火。
你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大早,你起来后听他们谈论才发现有不少也都躲在屋子里。你顿时觉得心理能踏实一些了。从众人的谈论中你得知,有奸细打开了大门,王长史肩膀中箭,逃到了南城,求救于颍川严匡,两人带兵又回来,一起击退了敌兵。
接着便处置了这次的主谋,夷三族。
不过十天,王长史就因那晚的箭伤死了。曹公听到这个消息后,把你们都召到了邺城。你看得出曹公很生气,王必是他最器重的属下,更有“国之良吏”之称。
而且主谋是处置了,可那晚的奸细依然还没查出来。
你正兀自愣神间,听曹操对着你们说了一句:
“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
众人迟疑了一会,熙熙攘攘地逐渐散开,你也没多想,正准备走向右边。可忽然地一瞥,看到那几位没救火的都正往左边走。电光石火间,你脑袋转了几圈:
“曹公这是在清算功过?”
“还是为王长史报仇?”
“曹公肯定要处置这些没救火,没帮忙的人”
“我没救火”
“怎么大家都往左边走?”
“法不责众,这么多人,跟着大家一起吧,还真能一块都杀了?”
……
你最终站到了左边。
你看了看对面,一个人没有。
而自己站的左边这支,浩浩荡荡的一直排到了外面的台阶上。
待大家站定后,曹公对着你们说了一句话:
“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者乃实贼也!”
庭前一片混乱,哀嚎者有之,低泣者有之,喊冤者有之。
你觉得脑子有点乱,怎么和预想的对不上。可这么多人曹操就真地全杀了?神思恍惚间你就被身后的虎贲中郎将拉了出去。
这就结束了吗?
是的,你这辈子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由于一个错误的决定结束了。
山阳公载记曰:王闻王必死,盛怒,召汉百官诣邺,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乃实贼也”。皆杀之。
二
那么现在来看,曹操的逻辑是什么?他这么做又有什么道理?
当初看到这段时,并没有细想,只是觉得曹操思维出人意表,这样就把内奸除了。
直到前几天一位友人发来消息,同我探讨这段。他觉得曹操这样并不高明,这得假设所有赶来救火的人动机都是可疑的……
我循着他的思路想了想,背后袭来一股凉意,的确,我们并不能否认这里确实存在一些好心来救火的无辜的人。
那么曹操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想了一想,这里面大致有三层逻辑,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
这里面的人可以分为三类:即内奸和无辜的人,无辜的人中又可以分为救火的人和没救火的人。
第一重逻辑:
假设这群人都很单纯,完全按照曹操的说法来做。
当曹操下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的时候,救火的和没救火的都站到了他们各自的位置。
众人之中有内奸,而做贼者必心虚,他一定会站到他认为的“救火者必无罪”的左边的队伍里。
这样内奸必除,但也肯定会牺牲掉其他一些无辜之人。
第二重逻辑:
这一层是一般人的正常逻辑。
当曹操下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的时候:
其中一部分因骚乱胆小躲在屋子里的人,明明没救火,但因错误揣摩上意,自作聪明地站到了左边。他们也有可能被误杀。
而真地救火的人也认定曹操是要处罚那些没救火的不作为之人,所以这就出现了史料中记载的场景:“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
第三重逻辑:
这一层是那些谋士们的逻辑。
当曹操下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的时候:
“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这是一般逻辑。
而像荀攸、贾诩、司马这类多谋之士,他们比曹操想得还深,能考虑到第三层可能性。从而做出与众人相反的举动——站到不救火者那一侧。
这类人,如果他恰好投胎做了这次叛变事件的内奸,那么这场博弈,曹操就输了。
以上,在这三重可能性下,内奸都死了。
这样,铲除内奸的可能性是100%,而杀错人的可能性,不可否认,也有很大。但曹操只要第一个可能性达到100%即可,其他杀错了的人他是不在乎的。
是的,主不在乎。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为王必报仇的因素,但曹操还是一个主公,一个政治家,政治家谋断大事,首先要摒弃的便是感情因素。他这样做一定还有其他别的含义。
我们可以开启第三层基因锁,试着当一回主公,模拟一下曹操的思维:
首先,看一下他处置的都是那些人,“召汉百官诣邺”,这些大多都是汉臣,是汉献帝的身边人,而非他曹操的嫡系。甚至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像金祎那样世代汉臣,以忠臣自况的人。那他杀这些汉臣是要做什么?
这一年是公元218年,先粗略回顾一下前几年的历史:
公元207年,曹操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
公元208年,曹操被封为丞相,位极人臣;
公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么些铺垫,再愚钝的人也都该清楚曹操要做些什么了。这也恰恰就是耿纪、韦晃他们这次谋叛的主因。
所以曹操要杀。
即使他自己不称帝,为子孙计,他也要在临走之前扫清这些障碍,去除掉这些不稳定因素。
这恐怕才是曹操最主要的目的。
这之外,还有一点。
做主公最讨厌的一点是什么?
莫过于下边的人瞒上欺下,自己搞一些小九九。
他要杀鸡给猴看。
那些没救火,但却因自作聪明,错误揣摩上意而被误杀的人就是鸡(既然注定要死,何不利用得有价值一些?)
而旁边他那些看着的属下们便是猴。他们一想之下便知这其中必有无辜,再接着往深了想:要是自己也在其中会做出何种选择。
这么揣摩一番,背后又是一股冷汗。
这也是曹操的用意,“告诉你们,孤还没老呢,你们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孤都一清二楚,别耍那些小九九,想着骗孤,都老老实实地。”
这也和他之前想的那个“吾好梦中杀人”的段子效果类似。
这是一种震慑。
简单的一句话,一石三鸟,曹操无负奸雄之称。
三
那说了这么一大通有什么用?如果你一定要问有什么教育意义的话那我也可以总结给你听。
这么多朝代,几千年的历史,看似不同,但细究起来,其中有太多相似之处。知古以鉴今,毛泽东把《资治通鉴》读了17遍,读得就是这里面的门道。
曹操的手腕一般人学不来,这要留给现在做领导的去研究。
我们多是普通人,也就是那群注定要做出选择的人。
如果一定要从中找出什么教育意义的话,那就是老老实实地,别在领导面前自作聪明。也许你的领导没曹操那么聪明,可毕竟比你早入行十几年,不要小瞧经验的力量。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要敢于和别人不一样。
版权声明:作者江寒园,本作品版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