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台北

作者: honeyloveya | 来源:发表于2016-10-05 20:53 被阅读0次

    看着窗外街灯下似曾相识的街道,听着同行的小伙伴已入梦乡的呼吸,今晚已是此行台湾的最后一夜,一周时间从南到北,真是不够领略台湾的风貌和情怀。台湾一直是我心生向往的地方,对我来说,她是邓丽君的歌,是林青霞的琼瑶剧,是三毛多情的文字,还是杨德昌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观看杨德昌的[一一]时,片中大弟的婚礼就让人印象深刻,宾客在充满红色的中式大厅中进进出出。(李安的[饮食男女]中也有镜头来自这个奢华的饭店)后来得知婚礼的取景地就是著名的圆山饭店就萌生了要来看一看这个矗立在山间的中式宫殿的想法。所以,圆山大饭店成为了台湾行的第一站。

    搭乘捷运至圆山,再由接驳车载到饭店。一路上行的过程中你就可以看到这个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高楼嵌在一片碧色中显得的格外的气势宏伟,金黄的琉璃瓦、赤色的圆柱,还有长长的汉白玉阶梯,真是领略到了这旧时最顶级饭店的风采。我拾级而上走进饭店,又是一大片的红色迎面而来,足有好几层层高的大厅真真的气派。朱色的楠木圆柱、各式宫灯、所到之处都是红毯铺地、还有美轮美奂,设计繁复的宫顶。让我想到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美丽的摄人心魄。我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态从包包里拿出[ 一一]那张著名的海报照片,穿着黑西装的洋洋落寞地走在红色浓烈地主楼梯中。我站在与海报同样地视角,面对红色的台阶、宽大的平台、汉白玉栏杆,还有眼前的海报照片,一种仿佛犹如时光交错的错觉浮现眼前。我好像看到与初恋重逢的NJ、被女孩子欺侮的洋洋、参加大弟婚礼的宾客。这一刻我感觉我已经完成了来台湾的全部意义,电影就是这样,原本简单的场景,不仅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情感还能让人看到台北的城市变迁。

    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部日常生活的史诗,是台湾60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残酷无情的生活真相。[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内容太庞杂,总是让我不能简单概括影片主旨。片中的家庭关系、少年间的关系、帮派关系、男孩子们的消遣被导演叙述得杂而不乱、清楚易懂。这样一个个慢慢铺陈开的悲情故事,构成了这部长河式电影,它是杨德昌那个年代的人和台湾地区共同经历过的一段历史。

    2000年的[一一]无疑是杨导对新时代的台北又一次的细致而认真的刻画,让我感觉影片透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却又洋溢着温柔情愫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这部影片中的许多远镜头,这让场景增加了更多的空间感,赋予角色更多丰富的情感活动,比如,婷婷初次接吻时,远处不停闪烁的信号灯。影片中这样的场面调度比比皆是。另外,还有很多镜头中间隔着窗户、玻璃橱窗。很多时候主角在对话,同时通过玻璃的反射看到窗外夜晚中的台北街景,一边是冰冷的外在世界,一边是荒芜的内心,相互呼应、无限延伸。杨德昌用电影诉说着自己对台北这片故土的归属感,用电影来表达对历史,对不同文化及背后无尽精神世界的包容态度。

    我抬起头,透过反射着我脸的玻璃看到窗外已是深夜,小小的街道,路灯昏黄。台北不再是一座悲情的城市,历史和多元文化让她透着别样的风采,手机里唱着凤飞飞的[我是一片云],说到电影里的台北就不能不提到琼瑶电影。琼瑶电影带给了广大女性对青春和对爱情的向往,这不仅是一个[少女梦]的时代也是台湾从农村走向加工出口贸易的时代。这群正值青春年华,对人生对家庭充满憧憬的独立女性开始意识到我还是有梦想的可以象一片云那样自由自在。电影像一部时光机,总是可以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回到某一个时代。台北像杨德昌,在反思在奋斗;台北也像琼瑶,在梦想在向往。小时候发现琼瑶电影是一个梦,长大了我发现这还是个梦,可是人的生活怎么能没有梦呢!在这个靡靡世界和那凡尘世俗里我愿意坚定地梦着,在这温柔的夜,在这温柔的台北。

    温柔的台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温柔的台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fe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