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散文
一朝一物记:周·竹

一朝一物记:周·竹

作者: 爱说历史的山乔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22:39 被阅读30次

    竹子可以说是周朝最重要的植物,由竹子做成的竹简是周朝的灵魂。

    将竹片削成长条,然后用线连接编织成册,这就成了最早的人工“纸张”。事实上“册”字的本义就是指的竹简。竹简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普通民众进行书写和阅读,也让历史更多的细节可以保存下来,我们才得窥历史的本来面貌。孔子能读到《诗经》要感谢竹简,我们到今天还能重温孔子对弟子教导的话语,也要感谢竹子。

    用竹简来记载典籍,并不是周人的首创,从商人的鼎文和周人的记载中,都能发现商人在用竹简的证据。可惜的是,竹简不像甲骨或者青铜鼎能保存那么久远,至今没有发现商朝的竹简,事实上连西周乃至春秋时期的竹简也没发现过,最古老的的竹简只能追溯到战国时期。

    竹简在保存的时效上确实比不上钙质骨头和金属铭鼎,但在制作和使用上要灵活方便的多。在造纸术被发明出来之前,竹子都是最合适的书写材料。竹简更确切的名字是简牍,它的制作材料不限于竹子,有时候人们也会用木片来做。但竹子相对木头有着许多先天优势。与许多人印象中的不同,竹子是草本植物,并不算树。它的纤维在透气性、耐磨性和染色性等方面都优于木质纤维。在铁质工具应用之前,竹子比木片要容易加工的多,坚韧度上也要高出很多。所以竹子成为简牍最主要的材料。

    我们现在研究先秦史,最重要的文字资料是《尚书》《国语》《左传》《史记》等书,但他们都流传了两千多年,中间有过多少次删改根本无法搞清。但凡遇到各部典籍矛盾冲突之处,人们往往喜欢推出《竹书记年》来做甄别。《竹书记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相传西晋时从古墓中挖出,原稿后来散佚,只有文字保留了下来。但它自出土也有一千多年,可靠性也要打个折扣。相对而言,人们现今更信赖的文献是清华简,清华简在2008年出世,被认定为公元前305年左右的楚国史书。这部竹简中间未经任何人篡改,可信度极高,帮助我们对原来的信史做了很多修订。我们至今都在迫切希望挖到时代更久远的竹简。

    竹简可遇而不可求,竹子似乎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南方,经常能见到成片的竹林。竹子虽然常见但是在它身上仍然有很多神秘不解之处,比如那一眼望不见头的竹林很可能只是一棵竹而已。竹林的地下是由初代竹伸出的绵延不尽的竹鞭,在它的每个结节会出芽长出一根新的竹子。竹子们在地上尽力抢占阳光,在地下继续往前延伸,终占领整片山头。这些竹子出生的时间不一样,但他们基因遗传信息完全一致,都是初代竹无性繁殖出的克隆体。周人推翻了商人的统治后,大行分封制,在商人的旧版图内封了数百个诸侯。这些诸侯在各地复制建立了一个个小周国,然后继续开疆拓土。终致将他们的势力拓展到所知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竹子当然不会只靠无性繁殖进行繁衍,它也会开花结籽。只是相当多种类的竹子开完花也就会死去,更诡异的是只要是由同一根竹子无性繁殖出的后代,不管他们间隔多远,哪怕被人带到另一个大陆。也会遵从那个神秘的生物钟,在同一年中同一时刻开花,然后一同死去,极尽生命最后的璀璨。周朝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为中国,为华夏文化圈贡献了数位思想巨擘,奠定了我们所有华夏人的思想基础。这些先人思想的大爆发,让更多的力量觉醒,周人的盛况也一去不复返。很有趣的是,老子、孔子和柏拉图、释迦牟尼几乎同时诞生于公元前5-4世纪,他们的学说是当今所有主流思想和观念的源头。世界各主要文明不由自主走进人类思想最灿烂、最多彩的年代。

    竹子结籽时,有些竹林的地面会覆盖厚厚的一层竹籽,以致于素来数量稀少的的竹鼠泛滥。在这一点上周朝和竹子也很像,她不仅靠无性繁殖培育出数不清的诸侯,还结籽繁衍出了许多周国。周人创建的体制文化和王政理念影响了一代代人,东周灭国后二百多年,取代西汉的王莽还在意图全面恢复周制。灭国八百年后,鲜卑宇文氏的北周立国。一千年后,武则天建武周。一千二百年,郭威立后周。甚至在元朝末年和清朝初年,还有张士诚和吴三桂以周立国。这些周国的国君和周室并无血缘关系,也说不上他们对周朝有多少理解和向往,但他们无疑都把周当做正统。

    周的正统地位不止来自于自身的伟大,还有对前文明的覆盖。商人的文化影响力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大要远。在现今河北的东北部,在商朝至春秋,存在一个名叫孤竹的古国。孤通觚,是一种青铜器,竹指竹简。觚竹,无疑是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名字,其文明应该不会多落后。奇怪的是,孤竹国的地盘相较南方寒冷干燥,并不适合竹子生长,现今的北方极少见野生的竹林。孤竹国的存在佐证了在商周时期,华北北部一带气候肯定远比现在湿润温暖,当时甚至比日后的中原适合人类的居住。事实上,炎黄传说的发生地就在河北,那时的河南甚至还居住着大象和犀牛,一副茂密热带丛林的模样。再以后,气候转冷,华北一带随之没落,孤竹国沦为山戎之流。

    随着气候转冷,竹子的分布区也南移。事实上,现在发现的大多数竹简就是在楚国旧地发现的。这估计是一直鄙夷楚人的周人所不会想到的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朝一物记:周·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h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