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听泉(玫瑰园)
1
校园操场边不远处的山脚下,背山的一面,有一片开阔的小树林,真是一个难得的闹中取静的好地方。这里可以看见不远处日夜不息穿城而过的渭河,可以看见陇海铁路线上东来西去奔驰的列车,可以听见身后山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上人们或急或缓的脚步声。印象中这片静寂的小树林似乎少有人来,偶尔见得有人牵来牛在小溪边饮水,多的时候是我们结伴逃出教室,来这里背书,聊天。
鸟声啁啾,说尽心中无限事;草色青青,铺开一簇簇的绿绒地毯;远近的花儿零星地闪闪烁烁,几分娇羞,几分青涩;煦暖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一地斑驳倩影。
最美妙的是那一眼山泉水。泉水叮咚,响成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淙淙,流淌着清纯澄澈,唱着童年的歌谣青春的曲调,跳过草地,流下山脚,奔向远方。
溪中小虾至今想起依然清晰可见,自是活泼灵动,忽而在眼前,眨眼间倏忽远逝。
自习或者空堂课的时间,三五成群夹着书本来到自然天地的大课堂,还有几次逃课,躲到这个地方,忘记放学的时间;有时候老师临时加课,会打发班上同学来喊大家回去听课。
书和本子四处散落在草地树林间。
说笑声和着追逐打闹声,小树林满是欢声笑语,藏着多少青春的秘密。
青春校园和牧歌悠扬的小树林时而清晰时而朦胧,梦一般萦绕脑海,总是笼在一片金色梦幻中。
2
春天的风一天天变暖,课堂也随春光一天天明媚。
离高考预选越来越近,意气风发的老师们经常为学生刻蜡板印讲义加辅导。从暖阳洒满大地的春天到炎热酷暑的夏天,教室外面梧桐树下的空地上,两个班经常合班上课。那时,没有课时费,不收辅导费,没有合班教室,没有电教设备,只有废寝忘食,只有挥汗如雨,想当年两个班的老师和学生为了每一节课也是蛮拼的。毕业前的紧张压抑和懵懂迷茫都在那片平展的空地上、开放的课堂上完全得到释放挥发。
几位任课老师住的平房,携来家眷安置停当,互为邻居,一天到晚春风满面其喜洋洋。
幸遇良师,此生有幸。
当年这些老师一个个都是知名高校毕业的高材生或者在国家科研部门搞研发的科研人才,来自外地来自京城省城,因为赶上那个特殊的年代,和时代一起经历苦难,迎来科学文化的春天,在拨乱反正后的季节里获得新生,都想把耽误的那些美好年华补回来,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蹉跎青春年华的僻壤成了这些异乡人的故乡。
当年这些老师正是盛年,听不见他们发出抱怨,听不到他们诉说委屈,看得最多的是全天候的课内课外的守候,答疑解惑传授知识悉心的教导,无私的不计任何报酬的辅导帮助。
高考落选,复读再考,沮丧地走出校门。灰头土脸地招考进了县上的一个说起来也还不错的单位,也可安逸度日。
迎春花开了,输不起的一颗心也平稳地放下了。就是在这个春天里,复读时听过课的历史老师找到我的父亲,打听到我去了外地学习培训,坚持让父亲托人带话把我叫回来,让我赶快复习,参加高考预选。放弃了可惜!
那年高考,如愿以偿。质朴方正,爱生如子的老师,终身感念,师恩如海!
老师门前的迎春花,一直那么明艳。
3
每年的迎春花静静开放,
总有些让人感念的人,在生命的春天里撒播阳光,让人一生明媚有暖阳;总有些让人感恩的师者,在人生的荒漠干涸中可以遇到心灵的清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