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作者: 五中龙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6:38 被阅读688次

                          宜宾市五初中  龙云君

尊敬的向局长、各位领导、亲爱的校长们:

(根据语音还原文字)

大家下午好!教育部2018年4月13号6号文件启动了《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年前取消小升初考试,做得好的一些学校深度实践了评价的三大板块acts、icts和tase,所以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名校,两年前国家又从全国层面找了三十个地方试点已经结束,以及省上即将展开的统一命题考试,这些都是要求更高了。这些标准是教育的牛鼻子,牵住了牛鼻子,也就抓住了教育。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很多学校都在积极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展开各不相同的追寻,五初中也一样,做了许多的尝试,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也遇到不少的问题、困惑和瓶颈。那么,这是怎么发生的,我们总结下来,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体会和打算向大家汇报。

一是营造全校的教育创新氛围,首先解决干巴巴的课堂,努力去形成强大的学习场

1、我们是普通的学校,没有条件给老师很多的物质激励。但是学校花了很多心思来提高老师的职业成就感,尽量减轻他们的职业倦怠。这里面关键是要不断进行教育创新,而最核心的是领导带头,要由少到多,逐步融入,而不是随意启动,又推倒重来。

对老师来说如果只是对他下命令,让他做这个,做那个,是很难推动的。因为我们的老师都很普通,如果把创新的压力都加在他们身上,任何创新都会走不远。创新课程我们准备领导班子先上,把最难的阶段留给自己,积累经验后再带动更多的老师加入。如果领导不深入教学,对一线的情况不了解,只是从宏观上把握,不关注实施细节,就容易会出现瞎指挥。一次两次下来老师很快就会厌倦甚至是抵制,那么学校的创新氛围就会被破坏。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反过来,当老师们能快速跟进并顺利上手,他对教育创新就会越来越有兴趣,当他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大大地改变,成绩逐步提高地时候,或者当他被其他的学校邀请去做报告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或者通过网络直播对全国其他的老师进行经验分享的时候,此时他的职业成就感是巨大的,创新的氛围就开始形成良性循环,就越做越有劲。

2、我们启动了课改最难改革的地方,那就是课堂改革,真动课堂。这是一条很难走的路,因为它要关联到课程、组织、空间、技术等未来学校大厦的几大支柱来作支撑,从学校体系到课程体系,最终落脚点在课堂,而课堂实施与教研又是一体两面,教研做实做厚,则课堂实施容易达成。  我们这场改革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迈进深水区,一路上会产生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课改很难继续推动,所以需要大量的教研来对一些教育核问题进行攻坚。为了不影响教学秩序,大量的教研放在中午进行,所以我们又申请启动了食堂建设,以满足课改的需要和师生家长的需求。

3、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方式,以人为本,从扁平化开始,从新生年级开始和学生一起备课,一起上课,一起教研,一起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不管是本学期已经进行的体育艺术语文融合课程的展开,还是阅读、口述人文历史等综合实践课程的展开,这些社团的建立,都是在帮助学生跟现实的真实的世界更紧密地关联,让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那份内心的力量辅以老师实时的帮助,是可以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当师生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时,一个强大的学习场就开始形成。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二是小步快跑,总体规划,问题导向

1、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快速变化,我们既拥抱变化,也非常清楚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是小步快跑,但是如果一味埋头做事,不抬头看路,教育创新也会很危险。因为教育创新是在走一条很少人走过的路,一路上有很多的分叉口,怎么办?

2、最核心的是需要有一份行动路线图,这份路线图可以不规划具体的行动细节,但要确定每个关键节点的行动原则。这样,我们在面对分叉口的时候,才有了选择的依据。那么关键节点和行动原则怎么确定?依靠互联网思维这样的外脑,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是不同的学校,具体的情况不同,行动原则也有差异,要确定这些原则,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即充分(四声)挖掘学校的真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论,需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层层分解细化,把大问题变成可以解决的小问题,最后才能够确定行动原则。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3、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我们组织了全校的种子老师进行头脑风暴,接下来还要进行第二次,前后要进行二十多个小时。希望能够将很多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将很多结果被当成原因的伪问题去掉,来确定问题的排序和优先等级,我们形成了6万多字的三年发展规划,学校章程办学已完成初稿,正在广泛酝酿过程中,最后才能形成五初中未来学校1.0的基本框架,这样的梳理,能让我们更明白创新的方向,不至于在各种眼花缭乱的选择中迷失。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三是用互联网思维办学、流程再造、打通学习的边界、实现跨界,构建全方位的大教育观

1、我们学校是由厂矿子弟校转变而来,现在的教学楼是简陋的,接近一半进城务工的子女儿童是普通的,但是,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地教育创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五初中正在变成一所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未来学校。无论是分层走班还是选课走班模式均面临选课、授课、教务管理、教学评价以及教育资源的均衡调配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和阻力,五初中也经历过这个阶段,花了很大代价四处取经,但收获有限,幸运的是,上一轮课改给我们留下了扎实的分层走班的成果。而在课改徘徊不前时,有幸与互联网结缘、从此,五初中的教育创新迈入新天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们的面前开始打开。

2、所以,我们启动了在下一个年级开始展开翻转课堂、大数据+走班教学、项目+走班教学、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展开互联网+教育,希望能够建立适合本校走班制实际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多远选择、开放灵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走班制教学模式。使深度学习、个性学习就在身边。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在目前走班制下,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这些众多问题中有两个核心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与接受新挑战相比,教师们更希望那种已经适应了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且,根据传统经验,教师们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新挑战打破了他们的经验、技巧和习惯。另一个就是,分科分层越多,需要的老师和教室就会越多,办学成本就会越大,而学校的师资配备和经费是定了额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靠传统的办法已经力不从心,目前,五初中解决了两个学科的分层走班教学,还有七个学科没有解决,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解决来实现全科分层走班教学,是有的,那就是迈进深水区,课堂上用信息化作支撑,用互联网思维来办学,使师生就在原地分层走班,极大的节约办学成本和不打破教师的习惯。

二是我们去做了网络基础设施再造。也许很多人对互联网的理解还只是给课堂补充一些网络学习材料,如果这样理解,那是没有看到互联网的革命性力量。 这种力量首先是思维的力量,互联网思维的典型特征——开放、连接、分享、分工、快速迭代、无边界、用户视角等,不仅仅适合其他领域,对教育行业也同样有效。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只有理解了这种力量,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对网络基础设施再造如此重视,这需要花很多钱吗?不是。这么做的背后是要完全彻底地发挥互联网的力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随时连接互联网、不仅在课堂,还可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除了网络,学生还需要电子终端。我们作为普通的学校没有专项的信息化建设经费,我们就准备对课堂结构根本性变革下大功夫,以实实在的课堂变化,向家长开放取得家长信任,把家长动员起来以自带设备的方式,迅速启动基于互联网教学的新模式,虽然可能首次尝试的班级设备五花八门,网络可能也时好时坏,但快速行动永远比完美设计更重要。 有了平板,就有了承接各种应用的可能,就像学生和老师的百宝箱,里面有综合教学平台,如市教育局的智慧教育云系统、爱米云系统,沪江网、猿题库、悠数学、批改网等许多平台和工具,能支持各种教学创新流程的展开。

三是我们去了教学流程的再造。我想汇报的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网络支持体系可以对学校的流程再造带来什么价值呢?三个方面:

首先是学习空间从教室这个物理空间扩展到无限的信息空间,使来自全国的好课程好教师都能成为自己的资源,如移动学习、社会化学习,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在线课堂等学习场景都可以就在原地展开。

再️有,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学习场景,这个场景下学生的视野被更多打开,好奇心被更多激发,在课堂上就有了更多表达和讨论的念头,小组合作学习就不再是流于形式,而是能真正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火花,它就能成为课堂流程的固定环节,而不是外人参观时的作秀。

此外,互联网也让教学价值链的重构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无边界连接的特点,将复杂的后台功能越来越多交给第三方机构完成,把它们当成自己后方的中央厨房,从而简化前台,让师生尽可能从事务性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专注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等高阶能力。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比如当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传统方式的收发、批改、分数统计、数据分析和教学回应是一个很长的流程,也耗费老师相当的精力。在人与机器融合的时代,比如老师借助云糸统就可以轻松完成这一切。这不仅仅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替代原有流程,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优势,来实现师生之间更全面的互动,这包括学习问题的在线提交与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资源差异化推送、基于数据的精细化教学和个性学习等。

当这些新的教学手段和环节逐步出现在教室里,新的教学流程也就不知不觉地开始形成。互联网就像水,没有火的猛烈,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一点一滴中改变课堂。

  ️四是去做了教研流程再造。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对教学流程的再造,对教研流程的再造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教师成长不再是依靠传统的备课组讨论或专家授课式培训,而是让老师站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从单纯地接收变成输出,以输出带动成长。

当老师们将自己的课堂或教学思想向全国其他教师公开展示,还需要专门组织教研吗?公开展示所带来的目标驱动,以及同行认可带来的价值驱动,让教研有了更多自发行动的动力。

五是去做了组织管理方式再造。当互联网驱动的流程再造进入这样的深水区,传统的学校管理架构也开始落伍了,组织管理方式也必须再造。

从过去的科层制、行政式转化为扁平化融合,一是关注问题解决、关注教师角色转变、课程模式再造,学习方式再造,再造后对课堂结构根本性变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个是关注由各自单向工作走向深度合作,关注学校表层的物态文化内化为浅层的师生行为文化;深层的协作制度文化内化为高层的学校精神文化。再造后对开放民主扁平化立德树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各种创新做法,由学校层面负责做成成品或半成品,教师只负责课程实施就行了。这样的管理流程再造,让运行机制很快内化为意见统一、决策快、执行快。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已经互联网化的未来学校,在快节奏的互联网世界和慢节奏的学校之间取得平衡。

综上所述,我想汇报的是,做教育面临的压力其实是蛮大的,但这些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我们心中的观念,很多人都在竭尽全力去寻找一种方法,希望能够解决教育的全部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方法,如果你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是要经过一万小时定律的。所谓一万小事定律就是说你如果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一万小时的锤炼付出是任何人从平凡到大师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需要一万小时的努力,要成为某个个领域的专家,至少也需要5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所以,我们要慎重对待专家的话,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哪一个是听了专家的话,听了专家的话,倒闭的企业反而不少,所以,我们要紧紧依靠体制、依靠自己,我们的学习是从每天积累开始的,先不要忙于定宏伟目标,但要定方向,要有梦想,要关注教育问题背后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甚至要经过多次摸索实践才会找到路。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我们下一步的打算就是三个方面:一是根据梳理出来的行动路线图,去试水、试错、去实践一万小时定律,抵砺前行,把人的发展置于学校的最高位置,走向人的发展本位。二是五初中目前最大的痛点就是硬件严重不足,尤其是占地面积,更为重要的是实施的教学组织方式是分层走班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物理空间来作支撑,随着课改的深入,五初中下一步的教育场景会越来越丰富,但全部会堵在硬件不足这里,所以盼望能早些实施棚改计划。三是关注教育本质,对学生、对教育、对未来的敬畏,我们希望办一所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央,没有边界的、没有特色的、用互联网思维来办学的未来学校。相信有了上级的领导,有了大家的关心与支持,教育一定会因我们一起的努力而诞生更多的美好画面和美好的故事。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息化全科走班教学实践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nx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