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精品集读书旅行·在路上
透视死亡:一门美国大学选修课的故事

透视死亡:一门美国大学选修课的故事

作者: 阿拉姜色书店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21:51 被阅读2次

    人生中有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最易被熟视无睹:一个是出生,一个是死亡。

    ——题记

    壹 不同凡响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大学老师叫做诺玛•鲍伊。

    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

    她创立了肯恩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透视死亡》,等待听课的排队名单甚至排到了3年后。

    据说,比这更受欢迎的课只有“人类的性”这门课了。

    确实,死亡和性是人类最重要的课题,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课程是小班教学,有24名学生。

    一位叫做早崎里绘香日裔美国人记者对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写一本关于课程的书。

    诺玛同意了,但是要求记者必须以学生的身份全程参与学习。

    记者做到了,写了一本书,叫做《生死功课》,出版后大受好评。

    早崎里绘香在书中这样描述诺玛:

    “谈论死亡的时候,诺玛•鲍伊有种急救队员般的大无畏精神;当所有其他的人都努力从死亡的话题逃开去掉时候,她总是一头扎进去。似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威胁都无法撼动她:无论是枪支、凶手或是恐怖的犯罪,当然也包括死亡。当她微笑的时候,她那圆鼓鼓的双颊,仿佛含着两支迷你棒棒糖;而她大笑的时候,那种高音量共鸣的声音,又使你觉得,如果你长时间握住她的手,你也许能够拥有足够的幸运,去避开所有的不幸。”

    ​诺玛•鲍伊博士 肯恩大学

    贰 生死漩涡

    作为一名讲授死亡课程的老师,她的生命中有很多触目惊心的求救和救援。

    有一个寒假,一个学生在电话里疯狂大哭,说自己一个人在家。

    父亲由于破产,决定炸毁房子,妻子和孩子一起死,认为全家人在另外一个世界会更好。女儿回到家中时发现房间里都是煤气。

    诺玛接到电话后,立马赶赴学生家里,带学生和父亲直奔医院。

    同时,另一位学生的母亲在新年当天企图自杀,而一位她认识的年轻人刚刚自杀了。

    这三起事件,诺玛都去参加危机干预。

    有学生会直接给她递纸条:自己妈妈要自杀,纸条边缘有干了的血迹,纸条上的字颤颤巍巍:“我知道你们都应该有更好的生活,我很抱歉你们的妈妈居然是我。”

    想要自杀的人内心对亲人和朋友,都充满强烈的内疚,愤怒和攻击性指向了自己。

    就像《人间失格》的作者所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教授的生活中充满了这种无助、恐惧和急切的呼救。

    每一次,她都无畏前行。

    用爱和专业训练去救助每一个这样的家庭。

    叁 诺玛的生命故事

    诺玛的出生源自于当时还是大学生的父母的一次意外。

    母亲怕怀孕被外婆知道,一直使用束腹带来伪装成正常的身材,但是外婆最终还是发现了。

    出生之后,父母都不喜欢诺玛,将其视为累赘和出气筒。

    无论诺玛做什么,都可以成为父亲和母亲对她大打出手的理由,而且父母之间也有很多暴力冲突。

    由于被嫌弃,诺玛被送到外婆家,外婆对她也并无太多爱的情感,但是没有什么选择只好接纳了她。

    父母经历了结婚-离婚-复婚-离婚的过程,婚姻并不幸福。

    她在回忆父母时会提到,有时候她会觉得母亲要把她掐死,而父母可能会杀了对方。

    童年并不幸福,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是苦难。

    幸运的是,诺玛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和自暴自弃,她慢慢学会在暴风雨中让自己平静的能力。

    15岁时,诺玛有了离家的计划。18岁,由于无法承担医学院的高额学费,诺玛选择先就读一所护士学校,然后去弗吉尼亚大学工作,在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接受精神病科护士训练,在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精神疾病病房工作超过20年。

    后来获得公共卫生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教师,获得了肯恩大学的终身教职。

    诺玛是一个非常有勇气和爱心的人,除了这门课程大受欢迎,诺玛还发起了“从自身改变”小组,和肯恩大学的同学一起,救助周围无家可归的可怜人。2011年-2015年,他们发放了1万份免费午餐。

    另外,教授的小组也帮助了卡特琳娜飓风中无家可归的人进行家园重建,所作所为十分让人感动。

    肆 课堂:公墓•尸体解剖室•殡仪馆

    课程在大学校园进行正常授课,诺玛会给同学们指定许多参考书进行学习。

    此外,诺玛会带大家去公墓、尸体解剖室、殡仪馆、监狱进行实地考察。

    毫无疑问,这也是她的课堂,而且是更重要的课堂。

    诺玛喜欢公墓,能够一个人对着墓志铭沉思许久。每到一个陌生城市,她经常会去拜访当地的公墓,就像很多人去旅游景点一样自然。每一个墓碑都是一个故事,在这里阅读人生是具有意义的。她会开着自己的小型面包车带着学生们来到墓园参观,也让大家做好笔记。教授对墓园的一切都心怀敬仰,和大家一起摆正墓碑上的花朵,将歪斜的围栏扶正。

    在新泽西的一处公墓里,她们看到一尊36吨重的花岗岩雕塑——一辆1982年奔驰240D汽车形状,后面有石头制成的车牌,上面写着“瑞恩•谢”。雕塑十分逼真,前灯、挡风、把手、车身、车头等等应有尽有。

    1981年,15岁的瑞恩•谢死于一场车祸。少年生前非常喜欢奔驰汽车,而死亡让这一切再也没有可能。于是他百万富富的哥哥花了25万美元做了这个雕塑。

    著名的奔驰240D墓碑

    生命的无常和脆弱一览无遗。

    参观尸体解剖也是课程的一部分。

    学生凯瑟琳妈妈因为药物滥用,身体的惨状让她不想看到任何解剖,她内心充满恐惧。诺玛告诉她要战胜这种恐惧,无论如何也要去,爸爸相信教授的专业性,成功说服凯瑟琳参见安排的尸检参观。当天看到的是一个死于酗酒和药物滥用的人。凯瑟琳看到肿胀的器官想到了母亲,知道如果妈妈不停止药物滥用的习惯,将来也会如此。

    诺玛对大家说:“活着真好,不是吗?你们有没有留意到,我们是多么脆弱?我们绝不能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凯瑟琳的妈妈有着漫长的药物滥用史。

    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滥用的药物有非医药制剂和医药制剂,其中包括禁止医疗使用的违禁物质和列入管制的药品(引自百度百科)。

    药物滥用可导致药物成瘾,以及其他行为障碍。

    在她出生之前,凯瑟琳的妈妈就有多年滥用镇静类药物成瘾的经历,而且曾经割腕自杀。这给凯瑟琳带来了极大的内心伤害,妈妈曾经在服药之后情绪会极不稳定,曾经暴怒下扇她耳光,但是由于药物作用,她的妈妈对此却少有感觉。

    凯瑟琳在恐惧中长大,性格变得过于内向,经常出现惊恐不安,而且有强迫症状。

    直面药物滥用个体的尸检后,诺玛建议凯瑟琳去参加定期心理治疗,来逐步缓解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后来,凯瑟琳和诺玛成为很好的朋友,成功从阴影当中走出来,成功获得了心理学硕士,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

    诺玛也会组织同学们参观殡仪馆。

    因为殡仪馆就在学校附近,而且诺玛和殡仪馆长很熟悉。

    馆长对大家非常友善,如果遇到守灵或者葬礼正在举行的话,也会让同学们尽可能的看一下。而平时则会让大家去看骨灰盒和棺材,教授会让大家都为自己将来选一下自己未来希望使用的类型。

    遗体防腐和化妆是殡仪馆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同学们也会了解这个过程的步骤和关键环节。

    公墓、尸体解剖室和殡仪馆都是课堂,同学们在这里接触最真切的死亡经验。

    在思考死亡中,学会重新审视过去,面对未来。

    伍 一生的作业

    在关于大学人文社科类选修课作业的记忆中,大多数都是陈词滥调。

    但是这门课的作业都触目惊心,诺玛让学生们写下他们的体验。

    书写本身,可以让体验浮出记忆的海面,把模糊变得清晰,给问题一个答案。

    痛苦、宁静和欢乐都在书写中恣肆,会产生心理疗愈的作用。

    下面是透视死亡这门课的作业:

    1. 给一位逝去的人写一封信。

    2. 写下关于你曾经最煎熬的一个经历。

    - 在这个至暗时刻里,你如何走出那次经历,活得更好?在你最煎熬的时刻,谁在你的身边?你们如何渡过?这个经历如何改变你的人生?

    3. 如果生命可以倒流,你会回去做什么样的改变?

    4. 给年轻时自己写一封信

    - 如果你能和童年时代自己对话,你会说什么?你会给什么样的建议?写一封信给年轻时的自己。信的开头是“亲爱的XXX,年龄XX岁”,记得要签名和写上日期。

    5. 期中讨论:如果你能永远将一种疾病从这个地球上消灭,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6. 给自己写一篇悼词。

    7. 实地考察:哈德逊老爹之家——临终关怀中心。就会见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经历,写一篇小论文。

    8. 实地考察:北方州立监狱。关于死刑,对最近发生的一起死刑案件进行研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写一篇小论文。

    9. 实地考察:麦克克莱肯殡仪馆。在于殡仪馆馆长和化妆师座谈之后,写一篇你对此次访谈的感想。

    10.放空自我。花两个小时,做一次“灵魂”。关掉手机,不要和任何人说话。只是感受自己的存在。记录这一切。

    11.我们死后会发生什么?

    - 你相信哪一种宗教或者灵修仪式,如果你相信任何一种,那么它是如何影响你对死后发生事情的看法的?

    12.写遗嘱。

    - 在遗嘱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在未来某一天,不可预见的情况下,生命面临终结,你可能无法自主做出医疗决定。

    - 比如永久昏迷状态下,负责你的治疗的医生应该如何去做。这包括提供、取消或中止维持生命措施的种种决定的指示。

    13.课堂讨论:你相信人们有权决定自己的死亡吗?论述你的观点。

    14.遗愿清单——如果只有一年可活,你都会做些什么?

    15.关于上这门课的体会。如果家人朋友问你上这门课的感想,你怎么回答。

    作业是课程的缩影,也是精华所在。涉及到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宗教领域诸多重要议题:安乐死、自杀、临终关怀、转世、过度医疗、意识的本质等等。

    这些也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

    陆 一个有趣的故事

    关于生命和死亡,诺玛讲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时,诺玛是护士。

    重症监护病房当中的心脏病病人有时候会讲述一些特别的故事。

    他们会提到离体体验——在剧烈的病痛中惊醒后,他们会提到之前的体验——感觉自己短暂飘浮在自己身体上。

    但是大多数时候,诺玛都不以为然。

    但是有一个故事改变了诺玛。

    一个女人遭遇了车祸,推进急诊室时已被宣布死亡。医生迅速抢救,女人心跳恢复,但是迅速又进入了昏迷。

    然后再次进行抢救,电击后心跳终于稳定下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当中,女人都处于昏迷状态。

    后来,女人终于醒来。

    她也提到了自己的离体经验。

    诺玛觉得她可能是在做梦。

    但是女人告诉她,自己有一种强迫症:会强迫记忆数字。在飘浮的时候,读到了呼吸机铭牌上的数字序列号,而且背了下来。

    呼吸机距离病床有7英尺高(约2.1米),除非有梯子,否则正常人也看不到那个铭牌。

    另一位护士记下了女人背出的12位数字。

    几天后,女人身体恢复了,不再需要呼吸机。工人们来搬呼吸机,护士们请他们帮助看看顶上是不是有序列号。

    工人们爬上梯子,擦掉铭牌上的灰,读出了数字。

    共有12位,和女人背诵的完全相同。

    这种发现,在医学领域绝非个案,这个领域叫做“濒死经历”。

    面对生命,我们仍然有太多未知。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我们的文化中对死亡充满了回避和忌讳。

    但是,如果不了解和认识死亡,我们又怎么能够过好这一生呢?

    《生死功课》中文版封面 左:早崎里绘香;中:《Death Class》英文版封面;右:诺玛•鲍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透视死亡:一门美国大学选修课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oj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