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青春期孩子的有效沟通]交流有感

当我们还在为孩子的一点小脾气求破解之道
当我们还在为孩子的作业问题而困扰无奈
当我们还在为孩子少吃了一餐饭而烦恼
当我们还在为孩子玩手机游戏而焦虑
……
却忘记,是自己一直在帮孩子养成了目前的模样:起床困难,作业忘带,吃饭拖拉,旅行外出不知道要带什么,没有同情心,没有集体荣誉感......
孩子的这张白纸上,早已经用我们的言行画下了我们的,也是孩子的眼界与格局。
我们到底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应当有格局且大气的孩子?

让我们听听其中一位军人出身的爸爸,他口中他们家14岁的孩子又是怎样的。
学校的运动会田径场上,是他带病坚持800米,获得第二名的身影;班级为同学饯行会上,是他将刚获得的奖牌,送给转学同学的暖心话语:希望你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也还记得同学们的情义。
回到家中,是时不时主动洗手做饭,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情形;是只要爸爸的一句话:“今天是妈妈的生日”而马上行动煮蛋下面的反应;是二胎开放后,找爸妈商量,“你们可以再要个二胎,我来负责教导他/她,就像你们养育我一样”的窝心小暖男。
他从小跟在爸爸身后,从6年级开始,正式申请成为志愿者。只要有时间,就参与到火热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现在是服务时间近900小时的五星级志愿者。完成学业的课余时间,他想的是怎么利用周末时间,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位14岁的孩子,他对父母给予他的教养方式是多么的认可。他们之间沟通顺畅,无所不谈,可以随意地倾吐表露自己的想法。这或许就是一个和谐家庭应该有的模样。
“我们要培养的应当是内心强大,与人为善的孩子。” 在场的校长助理如是说。

无独有偶。家中的阿姨告诉我,两个亲姐妹家同样是23岁的男孩子,前后只差几个月,因为从小家庭养育方式的不同,俩男生现今的表现大不同。
一个白白净净。家里帮忙找的“好”工作,上班没多久,就要求家里买车子代步。
一个一身黝黑。16岁起每年一次从厦门到漳洲老家,持续6-8小时的独立骑行;大四开始,家里不再供任何费用,包括生活与学杂费,还有他爸的一句:我在22岁时身上只有你爷爷给的5块钱,之后的所有,全靠自己,你23了!
当这次假期回来,妈妈问他:你要不要带点生活费去?他的回答是:不用,我自己可以解决。是的,他已经在用工读的方式开始独立养活自己。

我们在为孩子们焦虑,希望“男孩子像飞机一样勇往直前,女孩子像蝴蝶一样优雅大方”。然而,孩子的模样展现的是父母的眼界与格局。
我们在为孩子们焦虑什么?不是应该溯本回源,寻找自己身上的原因吗?
为人父母的我们,是时候好好地思考,我们所扮演的塑造者与榜样的角色,合格了吗?

目前家长读书会共读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或许能让我们静下心来,理清自己的生命脉络,觉察自己的内在生活状态,寻找出更丰富的内在资源。
当我们的生命更加完整,当我们的家庭越来幸福圆融,孩子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