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英老师在本文中以吴宓教授为例,说明了三个观点。其分别是“课堂是教师的道场”“课堂,当有仪式感”“教师的每一点自我提升都会让课堂发生一次“微革命””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93975/f757c10245252974.jpg)
课堂是教师的道场,即是布道场,也是修道场,体现着一个教师最大的价值和最高的尊严。的确教师生长在课堂,教师的舞台也是课堂,而教师能否胜任课堂是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那如何才能够真正的让课堂成为自己的主道场呢?我想我们应该向吴宓教授打磨钻石一样打磨自己的课。吴宓教授曾在半夜时分,别人早已就寝,他仍埋头备课抄写;第二天一早,别人还在梦乡酣眠,他已在室外晨曦微露中诵读吟咏。即使,吴宓教授在晚年身体虚弱,也念念不忘自己是教师的身份。那我们呢?我们能不能向像吴宓教授一样打磨自己的课并时时刻刻铭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93975/b300a5d2e4544937.jpg)
课堂当有仪式感。有仪式感,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暗示,让人专注于那件事和那一刻,全情投入。精力凝聚到一点,思维才更有力量,更有助于思考力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发生。仪式感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做作,反而恰恰是无上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次的新教育晨诵课的开启仪式;每一次的课前一首歌;每一次发奖状的音乐和掌声;每一次板报和合影;每一次的微鞠躬问好……这些并没有让人感觉到做作,反而觉得这更是课堂的一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93975/15e22229bf08c9d0.jpg)
教师的每一点自我提升,都会让课堂发生一次“微革命”。在精神世界,学生是教师的后裔,会传承教师的某些基因。如果希望学生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那教师自身首先需要成为真、善、美的典范;如果希望学生喜爱阅读、善于思考、勤于写作和表达,那教师自身首先也应该喜爱阅读、善于思考、勤于表达和写作;如果你希望学生怎么样,那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先做到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93975/41042b642da3b500.jpg)
我们虽然处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但若是抱持坚守的信念,凡心所向,素履以往,也能闪现出迷人的光彩。其间的种种努力都会成为支撑我们的力量,照亮我们的教育。让我们从现在起,从自己开始,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建设,怀着教育的理想,步入真实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