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强:浪漫的英雄主义者,理性的梦想家》是别人给我写的第一篇自传。萧寒晨夕的留言和原文一样精彩,给了自己在写作的征途上跋涉前行的动力和信心。留言内容如下:
“魏小强,是我认识的创作者中,无论是文字功底、文学修养,还是个人创作的坚定意志力及鲜明而清晰的对写作意义的理解,都属于独树一帜的。作者这篇对魏老师其人其文的介绍,真实而朴素,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魏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写作成绩、阅读写作的领域、酷爱骑行的个人爱好以及他对于写作的态度,内容比较全面,对于我们了解和关注一位未来的优秀作家的前期成长故事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借鉴价值。 人都是在不断成长成熟中慢慢悟出一些道理,从而用这些道理武装我们的人生,然后不断经历再不断自省,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别人。
每一位坚持创作的写作者,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每一颗璀璨的星星,只要我们用心,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瞭望到满天繁星,更有机会让自己成就为一颗闪亮的星星,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和改变的动力。魏小强老师,便如同这颗冉冉升起的繁星中的一枚,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他的光芒和他的才华,一定会被更多的人知道,并给更多的人带去积极的指引。
魏老师加油,期待您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同时,也感谢本文的作者,如此细致全面地总结魏老师的材料,让人佩服让人敬仰。”
在拙作《大踏步走在写作的征途上》(二)下面的留言也很精彩:
”魏老师这篇文章,对于我们看待文学写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要想大富大贵,建功立业,就得到商海打拼、征战厮杀、合纵连横纵横捭阖。”全职写作是有风险的,我们能否全身心投入到一种职业当中去,除了自身的热爱和毅力,还和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有关。但这并不是说,有风险就不去写作,反而,正是因为有风险,才更要坚持创作,因为写作,教会我们的,不止是抗风险能力的提高,更是境界眼界的提升。
尽管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有很多人想成就作家梦,然而,书海漫漫,写作无边,那些璀璨的文学作品,出自我手的却少之寥寥。写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心力和体力,还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中的结果,但也因为写作的独特性,它和别的工作又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对比。写作的过程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是净化心灵的过程,是开拓眼界、博大胸襟、广交良师益友的过程,坚持写作就是坚持蜕变的过程。所以,即便是没有或者少有物质的回馈,内心依然是充盈的、欢喜的。就如魏老师文中提到的那样——“即使没有退休金,晚年的生活也有保障”。这份保障是什么?也许是内心的安宁,是对人生的感念,是对万物的敬仰,更是在垂暮之年敢于憧憬未来,像一个少年一样斗志满满地去拼去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谢谢魏老师在文中提到我,并给了我如此高的评价和衷心的祝愿。能和诸位名家同列一文,是我的荣幸,作为一个写作新人,魏老师的这份信任和鼓励,让我心生对生命的敬意,在此真诚地向魏老师道一声谢谢!作为广大文字爱好者的领路人和导师,魏老师的关爱,不仅促进了文学的进步,也在很多人的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尽管,这种推动作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时间会证明,您的付出和引领,终将在未来开花结果。
祝愿魏老师佳作频出,祝愿新城文学成为更加宽广而博大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舞台!让我们一起,继续奋战在文字的海洋,再攀高峰!”
我曾向萧寒晨夕推荐投稿家乡公众号 最忆是巢州,因为平台粉丝多,影响力。文章在平台推出后,可迅速提高作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当然,我的推荐只是个敲门砖。能否在这个平台大放异彩,象舞台或剧团一样,成为名角,取决于作者自身实力、勤奋、丰厚沉淀和积累、在写作上的灵气和才气。
作者上一篇文章,受到寒江先生的赏识,给出很高的评价。近日在平台登出的文章《韩卫宁 | 胸藏大义,怀揣人民,用手中的笔书写乾坤》这篇文章证明了作者的写作实力,不愧是鸿篇巨制、雄文大赋,大手笔。
苏辙《上韩太尉书》云:”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今读此文,有类似的感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