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85】 斗拱、斗口
小留流第180篇
昨天不知何故,上梁(二)在简书上发不出去,分段发后,最后一段死活发不了。看过公众号的朋友,请给指点指点,问题出在那里?在下感激之至。
闲言碎语不要讲,我们讲一讲好汉武二郎。什么呀?我们讲一讲好汉“雷金玉”,昨天我们说到九经三事殿上大梁时“卡梁”了,全体人民可真着了急喽。什么是成功,那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才有可能成功。天天跟“手游”较劲儿,估计离成功远了一点点。“二雷是既不喝大酒,也不玩手游,就跟木头较劲了,今天遇到“卡梁”这事,他上去三斧头就搞定。
哎呦呵,你再看上梁现场,彩旗那个飘、锣鼓那个敲啊,“上梁”终于圆满收官了。工匠们也松了一口气,但求施工不出问题,工程顺顺利利的完成,这就是工匠们追求的目标。
负责督造和上梁的官员,关心的是自己所辖范围内,不要出现纰漏和闪失。不然到皇上那里,吃不了兜着走。
而“老康”关心的是“上梁”这件事顺利与否,寓意着大清国运的走势。你看看,同是“上梁”这件事,可到了每个人这儿,他们所处的位置和视角不同,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自然就不同。
要说治理国家,“老康”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明班长。今天“上梁”这事,其实他也很揪心,但“老康”是谁呀,那是见过风雨、经过阵仗的人物,想当初16岁的时候,带领一群毛孩子,戏耍重权在握、武艺高深的鳌拜。当时鳌拜那老头儿,根本就没把几个毛孩子放在眼里,没成想竟然被这几个毛孩子绊了个跟头,就此栽倒,跌下了政治权力中心,“老康”也奠定了自己成功上位的坚实基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智擒鳌拜”。
“老康”静观眼前发生的一切,眼里是不揉沙子的。识人善用也是“老康”的长项。随即亲自召见“二雷”,闲聊中,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位有头脑、有见地、难得的匠人。随即下旨,加封“二雷”七品官衔,食七品俸禄。就是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匠人,在很久之后“老康”撰写的一篇“畅春园记”中,还特别提到“二雷”,赞美和钦佩他的高超手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像当年的“诸葛孔明”,被“刘皇叔”发现后,亲自“三顾茅庐”。那孔明也不是闹着玩的,刚一出山,啪叽就甩出了“隆中对”,为“老刘家”奠定了三分天下。今天的“二雷”一经被“老康”发现,哎呦喂,你就看啵,不够“二雷”忙活的了。上班带领弟兄们大干快干加巧干,下班把古人的宫廷建筑“斗拱”翻过来、掉过去的研究【如图】,为今后的三山五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雷”首先从自己的贴身本领切入,承造金丝楠木的项目中,边干边玩新花活儿。在理论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造工艺。“二雷”把宋代以来木工中一直沿用的“斗拱”工艺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以卯口宽度为基本尺寸,形成由“斗拱”变“斗口”的新模式,并制定了制造标准。这样改进后优化了设计与施工,工程的衔接更科学、合理、便捷。从那时起,清代重要建筑所用柱子的粗细、高低、梁枋的大小都是以“斗口”为基本单位来计算。直到现在,清代皇家建筑中的这项木工技艺依然无人撼动。
【斗拱】
【如图】这是制作的一根独木支撑的斗拱、“四角攒尖顶”建筑。
斗拱是中国汉代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与柱身和支撑屋檐重量,用以曾加檐深度的作用。到了明清朝斗拱的结构作用退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如图】。
这种结构复杂、神秘、豪华一般用于宫廷殿堂。“二雷”当仁不让的坐上了“斗拱”大神的宝座。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小留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