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电影』简书电影电影漫谈
《七十七天》:离开套路,我们在无人区自由行走

《七十七天》:离开套路,我们在无人区自由行走

作者: 杏子铺的夏天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21:21 被阅读0次

纯净的雪山与天空相连,在银幕投影出动人心魄的画面,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跌落在无人区的荒无人烟。

作为开始之前来不及做任何功课的观影者,甚至分不清影片开头白茫茫的景象,是积雪,还是盐碱。让我陌生的,不是只有羌塘,还有杨柳松这个名字。

也因为如此,如果要给自己一个定位,那么,这个角色,可能只是一个客观的观影者。

后来也曾听人说,这就是一部现实中的题材,加上套路化情节的拼凑

无人区的荒芜与风沙,有壮美的落日与晚霞,穿过冰天雪地,还有狼与秃鹰步步紧逼。

然而,如果我们只谈影片呢?

在拉萨的情节,BGM是典型的藏区style。沉吟在耳畔,悠远、空灵。音乐的吸引力,一瞬间似乎可以触摸那一片天地的自由。

来西藏之前的杨,失恋也好,失业也好,我们无从得知。也许是影片的刻意隐藏,也或许事情的本身就不需要理由。

因为更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个人,在对理想的向往与对情怀的追逐中,有了穿越无人区的执着信念。

那时候,似乎看到了一个飘忽不定的影子。那是一个久未联系的老友。他的情怀,有诗和远方,也有对未来信心十足的理想和对自由的向往。我几度以为,可能有一天,他也就这样没有任何征兆地出发了。

从藏区到藏区之外,人们眼中的蓝天,是一个乐观的女子,永远乐观,还有一些些洒脱。两个角色的交集,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在杨穿越无人区的这一路,一点点将蓝天的形象还原。

然而,你也会听到看上去那么坚强的人在撕心裂肺地呐喊。现实的环境下,很多人在灌输心灵鸡汤的同时,不知不觉自己也都相信了。

于是,不想给人添麻烦的自己,连对陌生人的帮助,都表现得漫不经心。所有的刻意,被掩盖成不经意。

得知杨出发横穿无人区,蓝天把钥匙悄悄地交给客栈义工。她驾车去冈仁波齐,一半是对自由的向往,一半是对同路人的钦佩。

在路口遇见杨,一路互相陪伴,无关乎交换,无关乎感情,更多的是对陌生人的互相欣赏。前者去看皑皑雪山,后者从新的起点继续往前。

雪山、洪流、身后抢食的恶狼、高空盘旋的秃鹫…… 一切留都在身后,被风沙碾去痕迹。

相关文章

  • 《七十七天》:离开套路,我们在无人区自由行走

    纯净的雪山与天空相连,在银幕投影出动人心魄的画面,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跌落在无人区的荒无人烟。 作为开始之前来不及做任...

  • 观影《七十七天》

    忙里偷闲,去看了《七十七天》 一个探险青年,走进无人区的故事。 很真实。 他一直在找的是自由,真正的自由。 我不知...

  • 电影《七十七天》

    七十七天,执着和坚守到底是为什么? 执着的到徒步穿越羌塘无人区,仅仅是为了自由吗? ...

  • 七十七天--为了自由不惜一切代价

    七十七天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青年为了追寻自由、穿越川藏无人区的故事。 “有的人30岁就死了,到80岁才被埋了。而我要...

  • 寻找自由,不止于羌塘

    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了自由。摘自电影七十七天 电影七十七看完后有点感触想写下来,讲的是男主一人只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故...

  • 电影《七十七天》:我看到的情怀

    电影《七十七天》是以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经历为背景创作。 羌塘无人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区之...

  • 听我讲《七十七天》

    电影《七十七天》是以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的。藏语“羌塘”,藏北无人区, ...

  • 《七十七天》观影有感

    《七十七天》观影有感 朋友推荐看这部穿越无人区的电影《七十七天》。故事改编于旅行家杨柳松的作品《北方的空地》。 杨...

  • 远方和自由

    ——记《七十七天》观后感 《七十七天》取材于杨柳松徒步横穿羌塘无人区和高位截瘫女摄影蓝天的真实经历。 羌塘——藏语...

  • 在海拔4539米的西藏跑马拉松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名字叫做《七十七天》,电影讲述了男主为了寻找自由独自一人横穿世界最大的无人区之一的羌塘地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十七天》:离开套路,我们在无人区自由行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ah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