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我们活着;我们以为我们的言语字句是永恒坚实的,将永远铭刻在我们身上。错了,我们写在当下,写作只是那一瞬间的事。”
现代人被子女教育、房子、车子等现实问题压得踹不过气来,工作中时常夹带着委屈。有人喜欢通过倾诉来化解自己委屈的心,有人则是通过写作。我们会把这些事物记下来——花费时间花费精力去练车,而考驾照时却没通过;或者是工作中受到领导同事的排挤;或是那微妙的婆媳关系。就在写作的这一刻,我们释放自己的内心,我们写出的文字与内心所感联结在一起,我们不会再感觉到孤单,我们毅然接受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难受。
写作练习会软化感情和理性,有助于我们保持弹性。只要跟着思绪走,便会自然而然地飞跃起来,因为人的思想往往会即兴自然地大步跳跃。
我最近每天早上6:30起床,头也不梳牙也不刷,就坐在桌前,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把昨晚所做的梦趁着记忆还清晰的时候赶紧写在笔记本上。一开始是先描绘脑海里的画面,写着写着,画面里的这些人像是活过来了,脑海里一下子多了许多的情节。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让笔下的人物尽兴表演,记录下脑中源源不断的思绪。有时会写半个小时,有时会写上一个钟头,要不是赶着去上班,还真是还不愿意放笔。我现在很享受写作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创作过程,开始慢慢实现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生活。
如今,每当我脾气暴躁、心情恶劣、不满、悲观、消极、觉得什么都不对劲时,我会意识到这些都是当下的感觉。我晓得感觉会改变,我晓得那是一股想在这世上找到一个位子、想要朋友的能量。
这与瑞·达利欧的《原则》一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达利欧认为,影响合理决策的两个最大障碍是自我意识与思维盲点。而自我意识障碍是潜意思里的防卫机制,使你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植根于内心最深处的需求和恐惧来自大脑里的一些原始部分,如杏仁核,这些原始部分都是大脑颞叶里的构造,而颞叶处理情绪。这时便是“情绪化和潜意识的你”在工作。更高级的意识源于大脑皮层,具体的说是“前额皮层”,这是大脑里最具有人类特征的部分。这时便是“有逻辑和有意识的你”在工作。“两个你”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这个时候,我们奉行头脑极度开放的原则。把“两个你”的对话写下来。
“我觉得自己最近啥事都办不成,好伤心。”
“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可是我当下非常难受,想哭。”
“想哭就哭呗,别忘了把自己的思绪都写下来。”
“让我先难过一会,等下再写。”
“不行,现在就写。”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不会再那么难过了。自己开始反思,哪里没做好,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外界环境的原因。对于我们没办法掌控的外界原因,比方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无能为力。但是要反思自己做不好事情的原因,身体状况不好是不是熬夜太多锻炼太少,工作效率不高是不是时间没有高效利用,考试没考好是不是平时就没学习好,写作写不好是不是平时没有练习。
片桐老师说:“能力好比是地表底下的水。”无人拥有这水,然而你可以汲取。你努力下功夫汲取,它终将归你使用。别担心自己的才华或能力不足:持之以恒地练习,才华便会有所增长。
如果自己的蓄水池是一潭死水,从来不从外界获取新鲜的水,不让自己的水池保持流动的弹性。因为写了几篇文章大获赞赏就停止不前,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古代天才伤仲永的故事。因为伤仲永写得一手好文章,被他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还不让他学习,最后沦落到一个普通人。
保持头脑极度开放,我们在写作路上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