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散文教育
老师,您流于形式的表演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老师,您流于形式的表演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作者: 缝补梦想 | 来源:发表于2018-03-18 14:32 被阅读0次
老师,您流于形式的表演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和挖掘更多的教育人才。一直以来,教育部门进行的比赛层出不穷。比赛给予老师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本无可厚非。但多年来,我所见到的一些比赛的某些做法令我不敢苟同。

在我的记忆里,许多年以前的赛课,凡是普通话稍微标准点的,在讲台上能唱会跳的,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记得最深刻的一次,一位老师执教低段一篇有关青蛙的文章,整堂课从引入就开始学青蛙叫,中途学青蛙跳,末了老师和孩子一起模仿青蛙又唱又跳,最后老师和孩子都满头大汗,课堂可谓热闹至极。就是这样的一堂课,受到许多专家和老师的好评,曾一度时期成为我们众多课堂的模板。

再往后,就是多媒体的出现。刚开始,能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肯定压到不会或没有课件的;课件丰富多彩的又压到课件内容少的。

当大家都摸清套路后,又来了个大转弯,课堂要回归本真。热闹的课堂又完全被否定。花俏的课堂也开始被唾弃。教育论坛中也不断地出现一些什么让学,半扶半放,核心素养等等热词。兜兜转转,我们多少老师头晕了,也越来越不知道这个课该怎么上了。其实,老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这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对于学生,有的做法真的是让人孩子们伤不起。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有幸参加过赛课,也有幸观摩过无数次赛课。在赛课中,有的老师的教学的确令人诚服,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也时常令人拍手称赞。素不知,那真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首先说说赛课的老师吧,为了一堂课,要磨无数次课,一般要准备上好几个月。一节课在校内上,上完修,修完再上。等感觉可以后,还要到外校借班上,上了还要修,修完还要上。这样一来,这么一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已全烂熟于心。有的学校磨课认真负责的团队,小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过渡的话都是经过大家锤炼过的。赛课老师只需将整个流程照着演示下来就行,即使有现场不可预知的事发生,磨课团队也会准备几套预案供其使用。大家都说磨课累呀,赛课老师也喊苦。这究竟是谁在为难谁呀?

再说学生,如果老师赛课,选到这个级的内容。这个级的每个班可能都会上一遍,每个班都要极力配合老师的表演。到后来,表现出色的那个班可能还会无数次地登场。先是培养几个重点对象,让他们具有像演说家一样的口才,老师会为他们设计答案,让他们的答案使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评委老师和听课老师拍手叫绝,达到想要的效果。至于其他同学,在老师屡次的浇灌中,也会有精彩的表现。但有谁想过,老师给他们的答案真是他们想表达的内容吗?老师的种种做法,他们能正确理解和接受吗?这样的课与常态课那么大的反差,他们又会怎么想吗?我个人认为最起码都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弄虚作假的印象吧,这难道不该是我们做教育的人所该顾及到的吗?

后来,又提出裸课,或许这又是一个对以前的做法的反转,响应者不多。可能大家对这个课裸到什么程度不好介定,或许还有别的原因,这一提法也不了了之。

每一个做教育的人都知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的道理。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以什么小组讨论的模式或自主探究的方式去规范每一堂课的形式呢?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因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不同而异的。只要老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研究,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即可。这样的老师才是用心教学的老师,才是最棒的老师。

课堂教学本就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有灵性有思想的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就该有因思考而碰撞出的火花,就会有无法预设的突发事件。面对这一切老师该如何去处理去引导去解决才是一个老师真正的本事。如果为了完美,老师就去做出一些只流于形式的表演,那么对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种伤害,因为他们不是木头人。

老师,您流于形式的表演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师,您流于形式的表演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pe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