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跟着老师读《秋园》,几度哽咽。
原来,这世间竟然有这么多苦难。
主角秋园是命很苦的女人,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
女人最苦的三件事全让她遇见了。
然而我认为这并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身在这个愚昧、无知、恶毒的时代。
小时候的秋园,被母亲要求“裹小脚”。
裹小脚的时候,秋园哭,母亲也跟着哭。母亲虽然不忍心,但却不得不这么做,这个时代的审美观是畸形的,认为女性“小脚”才是美的。大脚会叫人瞧不起。
如果谁家女子没裹脚,相亲的时候是抬不起头的。要穿着长裙把脚裹起来才敢见人。
除了这个时代,秋园的苦的一切源头我认为是丈夫仁受一手造成的。
仁受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个大好人,即使贼来他家偷东西,他都能体谅贼的难处,亲手把东西送给偷东西的人。
但对于秋园来说,他虚伪、自私、任性、迂腐、无能。
他虚伪
仁受让人向秋园说媒时,托人告诉秋园的母亲,他家是个小康之家,有屋有田。
然而实际情况是,他连个像样的家都没有。
他自私
仁受当乡长时,两袖清风不说,遇到有困难的家庭,总是自掏腰包,接济穷困人家,却不顾自己家都快揭不开锅。
一个老汉的儿子被抓壮丁需要二十旦谷子抵,他二话不说让秋园买了二十旦谷子送去,秋园只好把一块钱当成两块花。
他任性
当土改后,仁受终于有了地,他不顾自己是否种得了地,直接辞了教书的工作,励志当一个农民。
结果地到没种成,疝气反而犯了,成了家里的拖累。
四个儿女的家,全靠秋园一个女人撑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秋园白天教书,晚上做手工,天不黑透都不进屋。
即使这样,一家人常常饿得前胸贴后背。
最难的时候,女儿之骅只好去乞讨。
他迂腐
仁受作为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一家之主,还保留着文人所谓的风骨。
当之晔半夜去地里撸谷子回来救命时,仁受却觉得这样做是有损风范的。
他无能
当女儿一次次请求母亲秋园去上学时,他拿到对着自己,对女儿说“如果明年我还不能送你去上学,就去死”。以此逼迫女儿歇了上学的心。
文革时,由于仁受曾经当过国民党的官员,被抓起来批斗。家都被搬空了。
秋园一家,从未因仁受做官享受过任何福利。却因此受尽了白眼、歧视、欺辱。
经调查,仁受当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很快被无罪释放。
被抄的东西却并没人还回来。
邻居满老太还总是拿仁受曾是国民党旧吏一事,无故欺压秋园一家。
秋园家有任何好东西都要分给她一部分,否则就搅得秋园家鸡犬不宁。
无理要求秋园改门,改门的人是满老太找来的,秋园必须支付一旦谷子作为改门的费用。
这在当时,算是天价。
当时刚被抄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去哪里弄一旦谷子呢?
为了应付咄咄逼人的满老太,秋园只好带着女儿去乞讨。
大饥荒时期,仁受腹部肿的像个大皮球,有人告知秋园仁受是饿的,买只鸡补补就好了。
秋园花光所有的钱,和卖鸡的老太讨价还价为仁受买了只鸡。
却被生产队冤枉,鸡是偷的。
因为她曾是国民党官吏的太太,所以人们随随便便就可以把脏水泼在他们身上。
没人在乎真相。
穷山恶水出刁民,当食不果腹时,人性的恶再也掩盖不住。
软弱的人总是被人踩在泥土里。
仁受美美地吃完一只鸡,但病未曾有一丁点好转,不久后他还是走了。
如果当时秋园没有嫁给仁受,命运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
她坚韧、勤劳、勇敢、善良、聪慧。
如果嫁个一个普通的农民,或者嫁给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她应该还是很幸福的吧。
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