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看这个题目:永远明亮,咦?不对,是“咏”远“明”亮!
老师!你为啥要换词呢?老师你为什么要用引号呢?
笑得像狼外婆一样的老师,煞有介事地回答:因为这个引号里边暗含了咱们班两位同学呢,你猜你猜你猜猜猜是谁呢?
没错,就是咱们班的弟兄俩,杨礼明和杨礼咏。今天,荣登咱们连续剧第18集的主角就是这对兄弟俩。
“明哥儿”在读《祥哥的胡琴》这篇文章,等咱们今天的线上直播课上完了,孩子们可以去问问我们的“明哥儿”杨礼明同学,这读的是哪一本书啊?这篇文章里边讲的是什么内容呀?解释权归咱们的杨礼明同学吆。
这张图片是我们的“咏弟儿”杨礼咏同学在读……咱们仔细看看是不是《稻草人》这本书。
好一对儿认真读书吸纳营养的好兄弟呀!
别的同学在家都是自己一个人儿单打独斗,最多还有别的兄弟姐妹,遗憾的不是一个年级一个班,学习任务什么的不是同频共振同一个节奏。可是咱们班难得的有姐弟俩(胡圆圆胡浩天)、兄弟俩(王晋生王少秋)、(杨礼明杨礼咏)在一个班的。多好!
杨礼明和杨礼咏弟兄俩在一起,可以相互做个伴儿,比学赶超,多么得天独厚的优势呀,这俩孩子还真是把这优势给发挥到了极致——
这兄弟俩不仅一起读书学习,还一起抢着做家务活,抢着为大人分担,多难得!相信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着这样的弟兄俩一定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呢。
想想往日里在学校,哥哥杨礼明还真没少挨老师我的批评,对吧?孩子,可千万不要跟老师记仇啊,毕竟“教不严,师之惰”嘛。相比较而言,弟弟杨礼咏倒是一个文静的省心的孩子。对于杨礼咏,老师我对你的关注度还不够,在此老师我做自我批评,我希望下一步对俩孩子做到一视同仁,能够因材施教,在现有的基础上让你们弟兄俩“芝麻开花节节高”好吗?孩子。
跟弟兄俩说完心里话,我还想借这个平台再跟咱全班同学唠唠嗑儿,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伴随着疫情的收尾,开学的脚步,近了!
我不知道,上网课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写过作业,没有听过课的那些孩子,你们到学校之后,要如何面对,按步就班开展的新课学习。毕竟网络上,已经把这学期的课,进行了一半,你们一次也没有或者很少参与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出现了断层,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些孩子的家长,或许是因为愚钝,或许是因为贫穷,在这个网络数字信息的时代,他们没有办法,带着孩子走到这个队伍当中来。那么在以后的日子当中,这些孩子要面对怎样的一种成长或者生存的压力呢?
我想,这部分孩子以及你们嗯背后的家长,身上欠缺的,恐怕就有一种叫做自律的东西吧。
但最近热搜话题显示,孩子们迎来了新的苦恼:
等到真正开学的时候,才发现你上了个假的网课!
语文不会,数学很累,英语颓废,全都不会,痛彻心扉,开学考试指定得跪!
面对这种情况,我想给全班同学,包括老师我自己在内,支一个招儿——
不如从微习惯开始!
什么是微习惯呢?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习惯,轻而易举就能够到的目标。
比如:
✔ 每天背5个单词;
✔ 今天多花10分钟预习网课内容;
✔ 下一次多做对2道题;
……
这一点点小的目标给孩子带来的成就感是巨大的。因为,微习惯很容易养成,习得后孩子会产生一种“原来我可以做到”的满足感,随之带来自信。
一个小小的微习惯,就可以撬动看似无药可救的懒惰娃。
怎么样孩子们,这招简单易行吧,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落实吧,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