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成就
我在厨房准备午餐,孩子在外面餐桌写作业(她觉得这个位置,她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叫我)。
不一会,毫无意外地听到她的呼唤:“妈妈你过来看一下,这道题我不会。”非常熟悉的场景,我知道她估计又是没有读题,看到那种题型有点难度就直接“呼救”。
我:妈妈听到了你说“不会”,我先确认下题目读过一遍了吗?
孩子:没有。
听到“没有”,我感觉到我生气的情绪来了…还是按耐住继续鼓励:“你先尝试把题目读一遍,弄清楚问题是什么?说不定你可以找到办法。”
孩子:这不可能。
………
天啦,我已经感觉到我内在的冰山已经强烈的震动…快要变成火山了…
我知道以前她有问题要探寻,或者有奇思妙想要表达,或者要求爷爷配合她的天马行空行为的时候…爷爷会很有力量的说一句:“这不可能”。她便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我想“不可能”这个词,让她感到了力量,是一种很好的拒绝别人,捍卫自己立场的力量。“很意外又很有说服力”的语言,她便习得了这样的应对模式,尽管我曾尝试引导,但效果都不好。已经影响到我对她的鼓励效果:希望她更多的尝试时,总被她一句“不可能”打回。其实我非常苦恼的。
那一刻,我已经感受到了我的“火山”要爆发了,需要马上要冷静,刚好灶上的水溢出来了,正好有机会离开,关掉火,擦拭着灶台…
我:听起来,读明白题目,找到解决办法,让你觉得不可能。曾经有些事也让妈妈觉得不可能,我总在想有没有办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描述她的问题,承认她的感受,不再对“不可能”进行说教教育。)
当她听到我同以往不一样的回应时,她很诧异,不知道回答什么,然后静静地看着我,期待我接下去会说什么。
我:其实你刚才也做了一件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事。刚才你拿不到冰箱最上层的饮料,它的高度跟你的身高相比,要拿到它,就是“不可能”的事,但你拿来了凳子帮助你,这件事就变成了“可能”。
孩子:因为我想了办法,我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我:是的。如果以后遇到有人对你说“不可能”,你也可以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他:有没有方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说不定他也会乐意知道的。
让孩子体验新的应对模式,用新模式覆盖旧模式,我相信经过孩子自己的体验,将来她遇到问题时,她有了选择,她可以自己选择哪一种让自己和别人更舒服更有效的模式。
这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今天得到了革新,迎来了新局面。
总结
1、虽然这段时间我用最笨的方式在笃行,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笃行,我“看见”的能力提升了。真正“看到”孩子和自己的感受,真正“看到”问题本身。
2、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说教”行为,有意识尝试用书中“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技巧”来帮我引导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