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我在成都。早上八点一刻打车去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参加她们学校的省级课题开题仪式。中国教育科学院财经素养教育创新协调中心主任张南星教授带领了一些大学教授去参加开题仪式。由此认识了上海财大的刘次林教授和南师大的朱曦副教授。参加课题发布仪式发言的嘉宾,从中国教育科学院的专家,到地方大学的教授,到成都市教科院,青羊区教科院的专家,一刷水的官方专家,朱校长没有给我上台发言的机会。南师大的朱曦副教授在他的发言中说道:“与其花钱买阿福童课程,不如给钱学校老师去吃火锅,让学校老师自己开发课程更为重要。” 显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阿福童课程,也不知道我们是如何与学校合作的,他说的话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听上去是让我觉得刺耳的。因为没有给我机会,所以,我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坐在下面听他这么胡说。张南星教授在其发言中,倒是提到要使用社会各界的资源,包括像阿福童这样的民间资源。很遗憾,会后当我提出要加入创新协调中心时,张南星并没有答应,不知道什么原因。
会后,和朱娅君校长谈了他们学校的通过职业体验课程体系培养孩子的财经素养的思路。不知道她们能够吸收多少。中午与刘次林、朱曦等专家及学校领导吃饭,又进一步沟通了一下。显然,张南星的团队有自己的思路和计划,他们会出版财经教育的案例集,会出版各个学段的财商教材。他们根本不太看重我们的做法,非常自信,携带着政府团队的优势,不担心其他人会影响他们。
我在想像西南财大附小这样的学校,我们要不要继续给她们提供免费的指导?既然他们如此重视官方专家,也不给我机会,那么我们免费给他们提供指导,是不是太不尊重自己了?过去两三年里,我们的大会小会都邀请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去参会和发言了,轮到他们学校主持会议时,连个发言机会都没有。会后,他们学校负责教科研的陈萍老师和我说,他们非常喜欢和百特的老师打交道,因为我们可以给他们真正的帮助,而且是免费的。可是,当我遇到这样的“礼遇”时,我们还需要继续给他们帮助吗?
朱娅君校长私下里与我们的关系是很好的,只不过在场面上,她必须重视官方的平台。我想,如果换一个校长,面对类似的情况,会不会也如此办理?如果是我做校长,我想我是会把所谓官方专家与民间专家都请上去的,毕竟学术问题不分官方与民间。
总之,今天早上的遭遇令人失望,但不令人气馁。在那个时候,我心里想起,我是朱永新老师的学生。朱老师的新教育实验是一个民间实验,坚持了18年,刚刚获得了国家级的认可,比那么多的大学教授要强了太多。同样,我们百特是一个民间机构,我们也可以做出比大学教授更为精彩的财经素养教育来的。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如此的官方竞争力量,我们佰特需要怎么做才能生存与发展?我们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创新,去超越所谓的官方力量。如果只是做出学校老师自己就能研发出来的教材、教案和活动方案,那么我们是没有生存空间。我们必须拿出我们的创新优势,拿出我们的聪明才智来,去赢得市场的认可。
竞争,无论是来自官方的,还是民间的,例如誉融财商这样的公司,都可以让佰特变得更好。我们自己要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