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个人的视角看世界,扑面而来的是稀缺,选择成本和需求,这几个关键词,如果转换视角,聚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竞争和合作就是最好的概括了。
人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约束就是稀缺,东西不够,那么东西不够时,人们是怎么分配的呢?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岛上有一群人,但只有一块面包,我们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确定这块面包归谁呢?
最常用的一个办法就是暴力,看谁能把别人打倒,最后从人堆里爬出来的那个人就能得到这块面包。
一个人杀了一个人,被称为杀人犯,一个人杀了十个人就被称为连环杀人犯,一个人杀了十万人,那他是个将军,暴力只有当他失败的时候,人们才会谴责他,当他成功时,人们往往会膜拜他,暴力是古老而常见的竞争方式,在文明有了相当发展的今天,仍然如此。
暴力之外,比较常见的办法是比拼智力,谁的智力高谁就能得到那块面包?中国有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多人争取了东西,比如房子,车子票子最后都要看文凭,而争夺文凭基本靠智力,所以考试不仅是人们竞争的一个重要方法,而且与暴力相比,他要文明的多。
除了智力的高低,还可以用年龄的大小来排序,除了按年龄辈分,还会按社会身份来分配,我们还可以按照劳动时间随机性等待时间来进行分配。还有一种规则是被很多人所接受的,那就是按需分配,谁需要给谁。
所有这些竞争规则都是人类社会尝试过的规则,我们选择不同的规则,就会有不同的人更容易胜出,如果用暴力做标准,那么身体强壮的人就比较容易胜出,用智力做标准,聪明的人就容易胜出,用身份做标准,那些出身比较好的根正苗红的人就容易胜出,以先到得到为标准,那些时间成本比较低的人就比较容易胜出,以出价的高低为标准,有钱人就比较容易胜出,因此,选择不同的规则,禀赋不同的人机会就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