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贾政被朝廷派了学差,去外地了。他一走,宝玉这下“解放”了,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旷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这一天,正闲得无聊,翠墨拿着一幅花笺进来,宝玉一看,原来是探春想要组织一个节目,就是效仿古人聚到一起来,吟诗作对之类。
宝玉看了,拍手称快,一个劲地夸三妹妹高雅,一边夸,一边起身往探春的秋爽斋走。
到了秋爽斋才发现,宝钗、黛玉、迎春、惜春都已经到了,原来,收到花笺的不止他一个。大家一起商量着,要怎么样把这件事情落到实处。
平日里不怎么言语的李纨也来了,还毛遂自荐要当掌坛,并且还说自己前儿春天就有这个意思,这还真让人有些意外。
黛玉提议,每个人起个雅号,这样才配诗社的雅致。李纨首先支持,定了“稻香老农”,探春原本想要“秋爽居士”,被大家七嘴八舌给否定了,后来说到自己最喜欢芭蕉,就定了“蕉下客”,黛玉正打趣探春呢,探春就给她想好了“潇湘妃子”的雅号。
李纨则帮宝钗想了一个“蘅芜君”的雅号,而后陆续确定了其他人的雅号,迎春就叫“菱洲”,惜春是“藕榭”,至于宝玉,名堂可多了,“无事忙”、“绛洞花王”、“富贵闲人”,至于最后用哪个,却没个定论。
雅号定下来后,再商量其他的细节,包括诗社的地点、聚会的频率、出题的要求、人员的分工之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这活动原本是探春提议,没想到,商量的结果,李纨成了社长,聚会地点也定在了稻香村。
探春反倒成了陪衬,这让她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于是建议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她来做第一个东道主,并请稻香老农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
正巧贾芸送来了两盆白海棠,稻香老农便提议,以白海棠为题,菱洲给了门字韵,大家开始作诗。
对于诗词,我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这里就不作评论。这一次的主题,李纨判定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当居第一。
最后,大家确定了诗社就叫“海棠社”,每月初二、十六开社,大家吃了些东西便散了。
诗社这边热火朝天,宝玉的怡红院也不安静。
袭人把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俨然一副女主人的姿态。
晴雯这嘴也是得理不饶人,因为发现屋里少了东西,几个丫鬟聊起去处,秋纹说起前几日得到奖赏很开心,晴雯一番冷嘲热讽,话里有话,听得秋纹云里雾里。
再说湘云听到诗社的事,急得不得了,宝玉听了,来到贾母处,请贾母第二天派人去接湘云过来。湘云过来后,一口气作了两首,并提出要做东道主,众人都表示很开心。
晚上,宝钗邀请湘云去蘅芜苑住,想起湘云的难处,给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建议:赏桂花吃螃蟹,宴席过后再起炉作诗,这样一来,既解了湘云的窘,又圆了湘云的梦,还让大家都很欢喜。
经过这件事情,湘云对宝钗的感情更进了一步,说要把她当亲姐姐一样看。而后,两个人说说笑笑间,就确定了诗社第二回的主题为菊花,并决定只出题,不拘韵。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022年年度写作营第(292)篇 1160字,累计39770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