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真正爱孩子吗?
明明满心是爱,到嘴边却成了恶语相向,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长。
他们从不知道,恶语语言是伤人不见血的刀枪剑戟,从至亲嘴里说出时,其锋利程度更是成倍增长。
而一个人长期这样被伤害,一点点积攒着情绪的负能量,等到极点,就成了一触即发的火药桶,一根小小的引线,便能引发一场灾难。
语言暴力下的孩子,有多伤?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在父母语言暴力下成长的孩子,要么极度自卑缺乏安全,在之后的人生里;要么就心怀恐惧衍生恨意,与亲人疏离,害怕建立亲密关系。被不停羞辱、嘲讽、打击、否定的孩子,内心都被挖了一个大窟窿,残缺破败的灵魂伴其一生。
一、被吼骂的孩子,身体真的会痛!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实验发现,情绪和身体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非常相似。所以,当爸妈吼骂孩子的时候,孩子在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可能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二、语言暴力,割断孩子和父母的亲近
我们和孩子的情感维系,就像是一个情感银行。你呵护他、帮助他、鼓励他、赞美他,就是往亲子关系的银行里存情感。而每一次的辱骂、批评、指责、不信任、拒绝、打压,就是从亲子关系的银行里不断支取情感。长期的不存就取就是耍流氓,长期的取大于存,就是透支亲子关系,早晚会割裂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三、语言暴力,让孩子变成你谩骂的样子
在社会心理学里有一种效应叫“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在大多数孩子眼里,尤其是年纪尚小的孩子,父母就是他们世界里的权威,比他们拥有更多的智慧,对自己更了解。
于是,孩子对父母的话照单全收,并不认真去区分正确与否,并将其印刻到心灵深处变为自己的观念。最终,盛怒的父母,在一时情绪支的配下,脱口而出的“笨蛋”、“蠢货”、“猪脑子”,这些粗鄙的言语,逐渐在行为上将自己塑造成你口中蠢笨的样子。
你骂孩子是什么人,孩子就真可能成为那样的人,这是有理论支持的。
四、无形的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
父母言语打击带来的伤害,远不止当下,它贯穿岁月,像根刺一样扎进孩子的心头,伴其一生。曾有研究者将肢体暴力、性侵和语言暴力进行排名,结果是:
语言暴力排名第一
家庭成员的性暴力排名第二
对孩子的肢体暴力排名第三
语言暴力的危害为何如此巨大?
专家解释:语言暴力的危害无形但深刻!美国教育专家一项的研究结果就显示,与肉体处罚比较起来,父母对孩子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更有可能在以后的岁月给他们造成心理问题。要知道,童年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在生命中留下痕迹,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对未来形成巨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1、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放狠话,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有更高、更多的期待。但这不应该是我们吼骂孩子的借口和理由。
我们要相信孩子可以变得更好,反思自己的言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相信自己能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让你气得发抖,暗示自己:“一会会儿,只需要一会会儿,我的坏情绪就能冷静下来的!”
2、找到引爆情绪的小开关,记录并消灭
如果生活中,我们总是频繁的吼骂孩子。不妨思考一下,那个可爱的小人是如何一步步引爆我们情绪的。
是不好好刷牙了?是做事磨磨蹭蹭?还是胡扯不听话了?总之,把这些情绪爆炸的导火索记录下来,回顾和思考下次遇到同样事情再见到底该如何修正。可别小看记录和反思的力量,亲测有效!
3、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
吼骂孩子总是很容易,可大多数的吼骂只是出于一时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往往会让局面更混乱。我们作为成年人,在面对孩子时,最大的教养应当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用孩子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4、拥抱、道歉、对孩子说“我爱你”
一直认为,吼孩子这件事,如果已经发生了,与其愧疚、后悔,不如正视,积极补救。承认自己没有做好情绪管理,给孩子一个正式的道歉,一个温暖的拥抱。
告诉他:妈妈骂你了,是妈妈的错,我现在也特别难受。即使妈妈偶尔会生气,妈妈依旧也爱你!然后,向孩子解释发火的原因以及对于孩子真实的期待。不要觉得这个环节很矫情或者没有意义,拥抱和道歉是语言暴力最好的解药。
真心爱孩子,就承认孩子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
真心爱孩子,就不要再随意指责、吼骂孩子,要用孩子的视角看孩子的世界。
真心爱孩子,就要知道他是你的孩子,但他不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