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期,我们对世界充满无限好奇,又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
一本神奇的童话故事书,一台只有一个频道的电视机,一个必须具备两三个人才可以玩的户外游戏.....这一系列最简单的东西组成了我们最丰富的童年生活,我们就是这样用"开心“回馈世界给我们的馈赠,用”笑容“感恩宇宙给我们的美好。
当我们慢慢长大,开始沉浸在一些新事物的新鲜感中,无意中也抛弃了那份单纯的快乐与美好:每天不自觉得刷新着各种娱乐APP, 看着五花八门的娱乐综艺,吃着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大瓜亦或是小瓜;我们慢慢变得孤僻,手机变成我们最亲密的人,有时候我们会对着它笑,有时候又会对着它哭;形形色色的垃圾信息开始充斥我们的大脑,自身的能量也在浏览繁杂信息的过程中不断消耗。
对哲学,玄学有些许了解的人都知道,世界万事万物以及我们本身都是由能量组成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存在;不能因为不了解它就否认它的存在,就好像我们无法感知电波的存在但是每天都在享受”电“带给我们的便捷一样。
作为一个强大能量体的我们,自然也无法逃离 “能量守恒”这个自然规律;前几天不知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大意大概是这样的:我们的大脑就如同电视机一样,每浏览一个短视频就如同换一个电视频道,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不断消耗,这就可以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长时间浏览一些短视频等无营养视频之后会感到焦虑空虚;当自身能量无法支撑时,我们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作为曾经“低头族” 的一名大将,“刷新” 成为我的常态:刷新微博,刷新抖音,刷新小红书,刷新朋友圈;更可怕的是,这种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竟然占据了我一天时间的三分之二;工作时间我也会偶尔刷个十几分钟,不是要窥探某个人的生活或者了解某个重要的信息,只是想了解这个世界的“精彩”。
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份“精彩”蕴含着太大的压力,我开始变得偏激,开始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出现抑郁倾向..........这一切连续不间断的到来压垮了我信念系统的最后一根弦:我失去了自我。
思维混乱了,但情感不会;身体的情感每分每秒都在跟思维做斗争。我开始学着不去控制思维,让她自己去徜徉;全身心去感受情感的号召;她让我努力,让我坚强,让我最后终于找回自我。
那段时光之后,我又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唯一的不同是不在视手机如生命:我关闭了朋友圈,删掉了抖音与微博,开始学着去走向大自然,去感悟那份最高的能量;有几次似乎看到了年幼的自己:那张稚嫩的脸蛋,那一声声爽朗清脆的笑声;那一双灵动纯洁的双眼......。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这才是能量守恒最完美的表达方式;我终于找回内心的能量,也慢慢过上了自己曾经羡慕的“别人的人生”,未来的路很长,而我依旧在路上。
为自己的内心汲取更多的能量,会加快我们“ 心想事成” 的速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