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与道德并行发展的今天,艺术是难以跨越道德而独立发展的。
艺术作品与创作人的道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苏东坡曾说过“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尚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作者的人格、情操品德与学说思想无不从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其作品风格也必然是其人生经历的印证。《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他小说里的主角多是性格内向,思想消沉,幻灭且不满现实人生。这部小说是太宰治的遗作,可以算是天鹅之作,也折射出他一生的境遇,他把自己的经历通过小说男主人公大庭叶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领读者进入到他曾经的颓废生活中,全书将作者的三观表露得“明明白白”。
个人道德影响着艺术创作,并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没有道德底线的艺术家可以颠覆伦理,消解道德甚至以反伦理的心态去完成一部为博人眼球的作品。这不仅是对文学的亵渎,还是对社会道德的挑衅。而品德高尚的人,其作品多是引人向善的。拿孔子来说,他的思想及主张都离不开他的道德品质,他的思想被后世编录成书遗传千年,至今对社会影响深远,有些思想主张还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思想。
艺术家创作应坚守道德底线。不能脱离道德去创作作品,不能挑衅社会道德法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传统艺术作品进行创新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图一时之“曝光”而逾越底线。
艺术创作者应成为时代风气的倡导者、先行者。作为艺术家应负责地对社会起积极的示范作用,带领社会人民感受艺术之美,“正风气”“养正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面力量。
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发展人民大众喜乐见的艺术作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
让艺术与道德并行,引导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走一条比较宽广的路。艺术创作者应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要有哲学功底和对世界道德、社会的深层理解,让之成为艺术创作的“引航”与“咖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