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修法义宣导(72)

共修法义宣导(72)

作者: 心永欢 | 来源:发表于2020-11-08 23:37 被阅读0次

首先非常感谢小组师兄给了我机会,能轮值本周的修学

下面我们先回顾一下上周第72课【菩萨行的安立】的法义。

一、法义概要

六度包括了菩萨道修行的一切要领,其中

(一)六度的安立

作为菩萨道修行的要领,六度的安立背后蕴含着修行原理。

1、获得增上生。良好的身份是成就菩萨修行的基础,修六度才能感得财富、身体、眷属、事业、定力、智慧六种盛事。

2、自利利他。菩萨道修行无非是自利利他,在利他过程中完成自利的修行。六度成就两种利益,前三种偏向利他,后面三种偏向自利。

3、圆满自利。菩萨道修行必须引导众生学佛,使之得到究竟利益。通过修习六度,才能在究竟利他当中成就圆满的自利。

4、总摄大乘。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勤修戒定慧,去除贪嗔痴。六度包含了大乘菩萨道一切修行内容。

5、具足方便。六度的修行,帮助大乘学人走菩萨道时,止恶行善,集资净障,为舍弃凡夫心、成就菩提心具足方便。

6、成就三学。布施、持戒、忍辱属于戒学,禅定和般若分别属于定学和慧学,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六度的安立依戒定慧三学增上。

(二)六度的安立次第

1、生起次第:前一法是后一法生起的因缘。

2、胜劣次第:就心行优劣而言,后面的心比前面的心更殊胜。

3、粗细次第:就心行生起而言,前一法的心比后一法更容易生起。

总结72课内容就是:1. 修行六度的重要性:六度是菩萨道修行的全部,通过六度的修行能够帮助我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的品质;2. 六度安立的原理:获得良好的修行身份、自利利他、圆满利他、总摄大乘、具足修行方便、成就戒定慧三学;3. 六度安立次第:生起次第(前者是引生后者的因缘)胜劣次第(后者心行教前者更殊胜)粗细次第(后者较前者更难做到)所以要学好后者,须先学好前者。

感受到每一度的安立确实非常智慧,环环相扣,包含了整个菩萨道的修行。

相关文章

  • 共修法义宣导(72)

    首先非常感谢小组师兄给了我机会,能轮值本周的修学 下面我们先回顾一下上周第72课【菩萨行的安立】的法义。 一、法义...

  • 共修法义宣导(73)

    一、法义概要:本课分别从布施的定义、布施的分类以及布施的生起三个方面来讲。 (一)布施的自性 1、什么是修布施? ...

  • 共修法义整理(74)

    A、 自修法义梳理(全文):持戒学处 (一) 戒之自性 a) 内涵:戒的内涵即防非止恶。我们说到非和恶,包括心理和...

  • 共修法义分享(73)

    心得思考及分享: 一、我为什么要修布施 六度是菩萨道修行的全部,布施度是其中之一,能够帮助我舍凡夫心,成就佛陀品质...

  • 共修法义整理(75--76)

    法义:忍辱学处从三个方便来认识,一、忍辱自性;二、忍辱差别;三、身心生起之法。 一、忍辱自性。 所谓忍,包含三个方...

  • 共修法义思维(74--2)

    二、戒分为哪几类? 1.什么是菩萨戒?三聚净戒是哪三种?分别是什么内容?与止恶、行善、自利、利他有哪些对应关系? ...

  • 共修法义思维(74--1)

    一、何谓“持戒度”?其心理特征是什么? 1.什么是持戒度?严格遵守清规戒律就是持戒度吗?对“由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

  • 共修法义思维(74--3)

    三、如何生起持戒之心? 1.在中士道部分,学习了持戒功德与不持戒的过患,我还记得吗?具体是什么?当时是否因认识到持...

  • 共修法义思维(74--4)

    具体怎么持戒?如何成就持戒波罗蜜? ① 我受持过戒律吗?当时具体是何发心?菩萨道的持戒,在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

  • 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修求菩提之心

    小组共修61课 《七因果修习法之三 正修此心》回家路上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结合本期法义 我在想 我此生的人生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修法义宣导(7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ifbktx.html